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回复: 1

[一上]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1

[复制链接]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发表于 2025-10-3 16: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共安排了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0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都是轻声词,认识哥、姐等5个生字;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字词句运用中的第一题为相似笔画的比较,八个笔画,两两一组,共四组;第二题是看图写词语,再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培养学生初步的表达能力,为将来习作打下基础;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成语,在读背的同时,了解成语中蕴含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猴子捞月亮》,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故事的趣味。教学重点为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和大人一起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识字加油站环节和我的发现环节中,引导学生发现明、晚、昨等带有日字旁的字,它们与时间有关,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规律,发现妈、奶等字在偏旁上的相同之处。有能力的同学拓展巩固,找找认识的字,还有没有偏旁相同的字,它们的偏旁和字义是否有关。通过听读、比较的方式读好轻声,巩固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2.字词句运用环节中,每组生字两两比较,能正确说出标红的笔画并能正确书写,采取教师范写、学生临帖,通过描红感受笔画的不同,加深记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片,围绕地点、人、事等信息写词语,说话时不受词语限制,只要能从图片中观察所得即可,引导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有部分学生能清晰、准确表达。还需多加练习。
    3.日积月累环节中,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朗读成语,在熟读的基础上,采取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感受节奏,加深记忆。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大致意思,通过举例进行说明。书读百变,其义自见。不知不觉中背诵下来。
    4.和大人一起读环节中,第六单元已经学习了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给家人分角色进行朗读,如:爷爷奶奶做老猴子、爸妈做大猴子、小朋友做小猴子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朗读,感受故事的生动有趣。
  • 成功之处
1.在这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如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环节中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分层次教学,有能力的同学去练习难一层次的字词分类;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这是我最大的成功之处。
2.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教学中我抓住机会,用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熟读成语。让学生主动来理解古诗,熟读自然成诵,更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教学设计不够新颖,完善。孩子同大人在家分角色朗读,之前教师未能给予朗读指导,效果不好。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上这节课,我会在和大人一起读这个环节中有以下改变:先播放动画视频,然后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朗读,读不准的做上标注,组内交流解决,一起读文,教师重点指导猴子捞月亮的过程,然后请学生朗读,组内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表演。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表演、乐于表演,这样才能将读书落到实处。相机进行说话训练,拓展学生思维,交流: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没捞到月亮。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 16: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语文园地七,我遵循了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无论是生字的教学还是词语的教学,我都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在他们有所感悟的情况下,再组织交流学习所得。在交流中,也要注意不同个体的特点,保护他们的发现,给他们更多的肯定,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不足之处:
   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练,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4 19:21 , Processed in 0.87897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