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九上] 21智取生辰纲 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740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取生辰纲  学案
一、教学内容
(一)作家作品
(1296-1370)(元末明初),名子安,又名瑞,字彦端,号耐庵。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者不和,后弃官回家,从事著作,著成长篇古典小说《》。《》原名《》当时禁书,后被人改名为现在的《》。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它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生平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撰《志》1篇,说他原籍,后迁,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而弃官归里,闭门著述。
(二)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
》中“纲”的第2条释义:唐、宋时成批运输的货物的组织。如“盐纲”“茶纲”“花石纲”等。如《·第十六回》押送金银担 :话说当时正在阁儿里对说这北京生辰纲乃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梁中书给他的岳父送的生日礼物,价值十万贯的宝贝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第十六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此之前,小说主要描写了等个别英雄人物的抗争。而"智取生辰纲"则是起义农民的集体行动,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
(三)智取生辰纲八条好汉:
赤发鬼     托塔天王             智多星      :立地太岁
短命二郎  活阎罗.         入云龙     白日鼠
(四)主要内容
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可以说是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开始还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怎耐天气酷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他又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他与兵士矛盾的激化构成了杨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军汉们只是些小人物,尚惧怕他的权威,不敢公开反抗,那么,他不注意协调好与老都管、虞候的关系,使得本来就对他心存鄙视的老都管公开抵制,这一矛盾的激化就是致命的了。它直接导致了军汉们不听杨志的打骂(有人撑腰嘛),坚持在强人出没的松林里休息。这样,杨志一行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终于不免失败。
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了半天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当杨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时,晁盖等人出现了,他们扮做行商的客人,首先使自己处在了暗处,同时为后面证明酒中无药作铺垫。然后,由白胜挑着满桶诱人的白酒(此时尚未下药)走上了山岗。果然,军汉们垂涎欲滴,但当即受到杨志的阻拦,怀疑里面有蒙汗药。白胜欲擒故纵,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一则表明此酒无药,让杨志放松警惕,二则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做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而白胜追这个,夺那个,竟和平常小贩卖酒一样,毫不露破绽。这样一做戏,杨志也不由得有点相信这是好酒了,于是同意买。但白胜又一次欲擒故纵,一个劲儿不卖,这就彻底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全被蒙汗药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在这段文字中,和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始终在紧张地进行中,但并不是明刀明枪,自始至终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因为我们无从知道那几个贩枣子的客人就是晁盖等人,而他们之间的斗争也被表面上的“兵士买酒”和“杨志阻止喝酒”的争斗所遮盖。杨志处在不听话的想喝酒的军汉们和一心想引诱他们喝酒的晁盖等人中间,虽然小心谨慎,却也是疲于应付。更重要的是,晁盖等人“计”高一筹,无论杨志怎么猜测,怎么提防,他们都好像全然了解杨志的心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而且事事走在了前边。
二、巩固练习(一)阅读课文第5段至倒数第2段,回答问题。
1.简要概括一下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志遇到贩枣人后,又面临什么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志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呢?从中可看出杨志有怎样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条好汉智取生辰纲,究竟智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刻画杨志的机警和押运队内部矛盾,对表现起义农民的精神和才能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从不同角度多次反复描写天气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二)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道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落。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1.七个客人是 七条好汉,他们的绰号依次是
那汉是 。他的绰号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一个客人把钱还他(     )             我一了不说价(              )
3.文中加横线句子中的一个客人这客人是 。4.文中加横线句子中的你这客人是。他是梁山好汉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这回书中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就是他设计的。5.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至课文第11自然段已经结束,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写一小节文字?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智取生辰纲字在本段有何具体表现?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倾向?7.根据古代章回小说的特点及课文内容,下面四个回目能与(吴用)智取生辰纲配对的是()
A.(杨志)汴京城卖刀  B.吴用智赚玉麒麟   C.(杨志)押送金银担 D.(杨志)中计黄泥冈
(三)1.下边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十一个厢禁军……都叹气吹嘘(嘴里嘘气)对老都管说。
  B.[老都管]这两日也看他不得(看不惯他那样子)。
  C.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隐隐约约地出现)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
  D.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命运不好的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古白话词语的意思。
  (1)要取(  )六月十一日生辰 (2)端的(  )只是起五更
  (3)这干系(  )须(  )是俺的 (4)如今正是尴尬(  )去处
  (5)直(  )这般做大( ) (6)不是我口浅(  )
  (7)也合(  )依我劝一劝 (8)我们去休(  )
  (9)我不卖与你看你不道得(  ) (10)舍施了茶汤卖一桶与你不争(  )
3.杨志性格的哪一侧面,是其失败的内在因素?他性格的哪一侧面,衬托了吴用等人智取的高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环境描写着力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吴用等人是怎样智取生辰纲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描写杨志的文字,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1)(众军汉凑钱欲买酒时)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匀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2)(老都管替众军汉说情时)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
  (3)(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哪里肯吃?
  (4)(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吃几个吃了。
从上述杨志的一系列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   );但是从全文来看,这是一种(   )的手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   )。
1.D    2.(1)赶 (2)真的 (3)责任,却 (4)容易出麻烦 (5)竟,摆架子 (6)口快 (7)该 (8)走吧 (9)岂不是 (10)不要紧。
3.杨志性格蛮横、刚愎自用的一面,激化了内部矛盾。他虐待军健,无视虞侯和老都管,一意孤行,彻底孤立,是其失败的内因。杨志精明能干,他伪装成客商,酷热天气赶路,一反常态,热行凉歇,以预防强人利用夜色埋伏打劫。黄泥冈上,遇到树林,就担心其中埋伏着强人,看到军健要买酒喝,马上想到蒙汗药的危险,就连最后自己喝酒也是经过一番慎重考虑的。杨志虽然精明能干,但最后还是中了计,丢了生辰纲,衬托了吴用智谋又高他一筹。
4.着力写天气炎热。其作用是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即是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着力描写天气炎热是为智取服务的。
5.吴用等人针对杨志一伙采取伪装行商妄图智送的做法,他们也巧妙地扮作小贩,来个智取。他们充分利用天时(天气酷热)、地利(山冈松林)和押运队内部的不和,以假对假,以智斗智,几个人紧密配合,机智地采取麻痹对手、引诱对手、迷惑对手、动摇对手、瓦解对手等一连串的攻心战术,使杨志一伙终于落入圈套,不费一刀一枪,夺得那十一担金珠宝贝,获得全盘胜利。
6.杨志性格:精明强干,处事精细。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最终目的:为了表现晁盖、吴用等人棋高一招,智谋更胜一筹。
1.写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经过。
2.又产生了买酒的矛盾;杨志阻止买酒。杨志急于押送,怕被蒙汗药麻翻;八好汉决心智取,巧下蒙汗药。这两组矛盾交织一体。
3.杨志对新的矛盾极其敏感。他机警地监视贩枣人;提防酒中有毒,不准买酒;他还责骂军健们。直到看见贩枣人喝了一桶酒不出问题,又看到另一桶酒也喝了半瓢,才同意买,而自己只喝了一点点。尽管他最终失败,但在这样尖锐的矛盾斗争中,精明能干和处事谨慎的性格却表现得十分鲜明。
4.(1)扮成枣贩,麻痹和稳住押送队伍;(2)挑酒故意不卖,激化押送队内矛盾,增强诱惑力;(3)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4)故意抢吃另一桶酒,清除杨志疑虑;(5)白胜再装赌气不卖,贩枣人调解,卖与众军吃,使杨志的思想没有反复的余地。
5.着力刻画杨志的精明干练,可是他却偏偏身不由己地钻进了八条好汉设下的圈套,这就起了反衬作用,衬托出起义英雄的多谋善断,机智勇敢,比杨志棋高一着。9.起到渲染气氛,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托塔天王、智多星、入云龙、赤发鬼、立地太岁、短命二郎、活阎罗;白胜;白日鼠。2.付给 本来,向来3.刘唐 4.吴用 军师5.补充交代八位好汉的姓名用药过程,突出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点明了题目。6.巧扮枣贩,枣可下酒,载枣的车可运金银财宝;用酒设计,却被杨志怀疑酒中有药时,又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假假真真演了一场戏,不露半点破绽。思想倾向:赞扬起义者的智慧和力量,揭示了人民群众同统治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7.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0:23 , Processed in 1.71445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