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九上] 2我爱这土地 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爱这土地 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我爱这土地
自主预习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笔名、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      》      》《      》《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精彩研读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5)概括本诗的主旨。
   
(6)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3:26 , Processed in 0.9566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