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九上] 1 沁园春·雪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沁园春·

1704ee062223619d35d5ddca3f2cfc2b.png

0b1fd85037b1eb3eddf98d15a63786b2.png
课题
沁园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熟悉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词的意境。(重点)
2.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难点)
3.感受诗人的豪迈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

3a0ee3770d8a89c81302d0d339a913ea.png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韶山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代表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等。其中著名的有《论持久战》《沁园春·长沙》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文体知识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词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代表词人为柳永、李清照等。
读准字音
园春(qìn)   莽(mǎnɡ)   外(fèn)    (ráo)  
(xùn)     (sāo)    (zhāo)   滔(tāo)  
腰(zhé   (diāo) 俱往yǐ 单于chán yú
成吉思(hán)     一代天(jiāo)
风流人物(shǔ)   红装素(ɡuǒ)
辨清字形

9bdbc2e3bde853af2e273991b0c7b8d0.png
理解词语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天公:指天。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娇艳美好。折腰:鞠躬,倾倒。
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文采:本指辞藻。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大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高又快,不易射中,古人常用射雕来比喻善射。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618ba2a7796a399e9de8a110014fdae0.png

413ffc2a2d5fa21e7374aae245bcc010.png
新课导入
同学们,回顾以前写雪的诗篇,我们的脑海里不禁会浮现出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一个幽静寒冷、孤独冷清的世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一个灿烂至极、瑰丽奇幻的世界。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曾描绘过雪景,在他的笔下,这个被冰雪覆盖的世界又有怎样的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沁园春·雪》。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议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今英雄。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品味亮点词语
1.下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字包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字肯定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们的不足。字包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定信念。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一句中的字和字好在哪里?
字强调了白茫茫的景色是唯一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字强调了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迅速。
【感悟精彩句子】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中的折腰改为赞美好吗?为什么?句中的字好在哪里?
诗句中的折腰意为倾倒,展示了英雄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的心情,并揭示出为之奋斗的动机。改为赞美,不合词的韵律,且少了形象性。是一种女性美,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一个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2.这首词语言凝练、精当,极富表现力,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请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词。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丘陵的动态美。
3.赏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词人的视野在想象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分析主体形象】
既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都有略输”“稍逊”“只识的缺陷,那么谁配称真正的风流人物呢?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把握文章主旨】
这首词作者通过描写北国雪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a08e52203fcd5943a8e5b20b1f38a87.png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有具体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如蜡象奔驰。其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有想象描写:雪后天晴,红装素裹,更加妖娆。这些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下阕是议论兼抒情。由江山的多娇,想到为之倾倒的历代英雄,引出一番议论,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全词写景与评论密切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2.语言凝练、贴切,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
全诗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价了上下几千年的五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抒发了作者的抱负。千里”“万里互文见义,表现祖国幅员的辽阔,也反映作者视野的开阔。一个字,既准确地描绘了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字,把作者的欣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作者通过联想,使议论形象化。俱往矣三个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3.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此句又是化静为动。这样动静结合,描写出北国壮丽的风光。词的上阕主要写景,从开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为实写;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是虚写。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从花、草、树、山四种静物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作对象,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写一段文字。(100左右)
教学板书

5bb2d965f330b9000ed8761f72b38d09.png

f44f25bf37a55757f0a5052077ce9d72.png

2b10a7969116fc42c75606cef8c7d63a.png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81d5abf09a57affb23480ac251dd6b25.png
教学反思
这首词中,那雄伟壮阔的北国风光震撼人心,饱含了毛主席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北国雪景的豪迈情怀,进而让学生领悟本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注意词的朗读语气与节奏的变化,充分理解作品的主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的讲与学生的说达到了和谐统一。
方法指导:
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的答题思路应为: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技巧点拨]
1.分析标题。分析标题,能够从中得到有效信息。
2.研讨背景、注释。背景、注释中的一些内容具有提示主旨的作用。
3.抓住意象。这是分析写景诗歌思想感情的常用方法。
4.寻找诗(词)眼。诗(词)眼就是词作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素材积累:
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少年毛泽东不仅关心、同情贫苦农民,还非常富于正义感,敢于打抱不平。有一年,村里有一个叫毛承文的贫苦农民,几次带领穷人吃大户”“闹平粜,并揭发了封建族长在修祠堂时贪污公款的丑行。族长恼羞成怒,勾结地主,给他扣上了破坏族规的罪名,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村里顿时轰动起来。毛泽东跟着乡亲们涌进了祠堂,挤在前面站着,心中愤愤不平。那位老朽的族长宣布毛承文的罪状后,把惊堂木一拍,便喊:打!许多小孩吓跑了,而毛泽东却毫不惧怕,大喊一声:不能打!乡亲们也跟着吼了起来。族长害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拾,不得不释放了毛承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3:26 , Processed in 2.30492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