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八下] 22《虽有嘉肴》(第1课时)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昨天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 虽有嘉肴
预习导学】(自习15分钟)
预习任务:
资料准备: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自主积累:将重点文言词汇摘抄至摘抄本上并加以记忆。
自我感悟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预习步骤:
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大声诵读把握节奏。
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边读边结合资料助读、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疏通文意,积累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词汇并尝试理解文章的内容。要了解文言文的常见句式,掌握文言句子的翻译原则。
探究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礼记》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兑、虽、旨、困。熟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文句,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激情参与阳光展示。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资料助读】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他的弟子对的解说是,《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预习检(课件展示)
整体感知

2b57c3b5b6265776134e119fa7556593.png 2.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自研自探导学】
一1、通假字   《命》曰
2、古今异义  A、有至道
B、不能知其
C、教然后知
D、教学相
3、词类活用A、不知其
B、不知其
4、一词多义     学  学半                      学
其  此之谓乎                  不知旨也
5、文言句式    其此之谓乎?
二、.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三、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写起?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当堂检测】(课件展示)
【日清过关】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虽:         :          肴:
   (2)弗,不知其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
二、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三 、能力提升

264097dfe14bb0aeed7d44ccd6b0af35.png
虽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4、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5、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四、默写并翻译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1:59 , Processed in 0.75373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