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创导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昨天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验型课堂学习方案  语文  班级姓名学号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编写者:韩高平  审核者:韩高平
【学习导言】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熟读课文,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归纳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
   课前尝试:读课文、查查写写想想写写、评改订正                  
读课文】
我把课文读了(     )遍全文共有(  )小节。
查查写写
1.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每词写两遍),并给加点字注音。
(      )    彷徨(      )(        )    (       )

2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并解释整个词语。
知:
观:

3.文学常识填空。
丁肇中是著名的美籍物理学家,奖获得者。
四书指的是儒家主要经典
《大学》中提出的
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想想写写
本文作者丁肇中要论述的论题是什么?中心论点又什么?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课内对话想想说说、读读品品学学写写                                   
【想想说说】
默读课文。
1.从文中,我知道了《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中国教育作出自己的评价。


3.为什么作者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我能列举出作者的一些理由。   


【读读品品】
1. 文中一些句子用词准确、严密,并对句意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我尝试着对这些句子作出分析。
例句: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赏析: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并非全部,如果去掉后则表示全部之意了,与实际不符。
句子:
赏析: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采用论证方法我的看法是:


【学学写写】
模仿课文,我尝试围绕着中心论点写一段有理有据的文字
    观点: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并不断反思改进,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完成《课后作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3:28 , Processed in 0.83658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