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下] 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导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昨天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引:选择要快,要适合,要勇于挑战;学习要快,要准,方法灵活;充分准备,大胆展示。可思,可议,可辩,可读,可写,可画,可歌,可演。可独立,可合作。二三人也可,四五人也可。问者,捷径也。
《诗经》二首自学菜单
一、积累。
导引: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勤问。
1、《诗经》常识。(注意文下注释)  2、我读。一词、一节、几节、一篇、两篇。(注意文下注释,查工具书,多问,难读字注音,反复朗读,揣摩情感)  3、我背。一句、一节、几节、一篇、两篇。(朗读,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4、我写。一词、一句、一节、几节、一篇、两篇。(看清字的写法)  5、我解释。一词、一句、一节、几节、一篇、两篇。(注意文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多问,联系前后文)
二、探究。
1、诗歌的内容。(联系诗歌类型、诗句意思)  2、主人公的情感特点。(联系有关语句,关注文后分析,注意与封建社会、传统爱情表达的区别)  3、主人公的行动特点。(关注行动,联系文后分析)  4、诗歌的描述或抒情、逻辑顺序。(类同记叙文)  5、《关雎》一节运用比兴的修辞手法,先写雎鸠和鸣,再写青年男子对姑娘的追求,前者对后者有何作用?(一般比兴手法是先写物,后写人,物和人之间有一定联系,以物引出和比喻人,但此处还可联系先秦时期爱情追求的特点分析)  6、《蒹葭》一诗中,秋天清早的河边景象有何特点?又有何作用?(一般以景衬情,景情同类)  7、诗句赏析。(从修辞、用词、写法,及其对句子内容、思想上的作用上入手)  8、从《关雎》和《蒹葭》推测《诗经》中诗歌的结构或语言特点。(关注文后分析)  9、浅谈《诗经》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联系文下注释) 10、斗胆猜测《诗经》与青曲的关系。(联系文下注释)  11、谈谈爱情与音乐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一般常识,和电影电视故事情节)
三、运用。
1、即兴写作,描绘诗歌的一个镜头。  2、讲故事,讲一个由诗歌而想象的小故事。3、表演,以诗歌为基础,编排一段小戏,进行表演。  4、画画,画出诗歌中的一个意象。  5、演唱,唱一首与诗歌内容情感有关的歌曲。 6、演讲。参考题目:我对美好爱情的一个模糊看法;如果对他(她)有好感,怎么办?;他们显然是个悲剧。  7、组合朗诵或背诵。本诗,或自己读过背过的其他同类诗歌。  8、辩论:男女生可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男女生不可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9、新闻故事会:我所知道的事实中的爱情故事。10、书法,写一节或一首,或字的几种写法。等等。

ced1c61166eb69065917adc6c0757b68.jpg
烦   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3:29 , Processed in 1.04030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