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八下] 3第17课《安塞腰鼓》(第2课时)导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昨天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3.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二、学习重点:
1.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三、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四、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1.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2.文中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安静的腰鼓,第二部分是寂静的腰鼓,这两个静一样吗?
、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劲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那么一股劲
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5.试从多角度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2)好一个安塞腰鼓!
(3)耳畔是声渺远的鸡啼。
七、课后反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2:03 , Processed in 4.49755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