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八上] 第3单元 12第一课时 赏读《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前天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 唐诗五首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赏读《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698b6dbca99c7dcfabfb3acc8591d0f4.png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gāo)  倚(xǐ)  驱(dú)  萋(qī)  然(yā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历历:分明的样子。  长河:黄河。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3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官宦世家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今河南开)人唐代诗人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盛唐诗人的代表祖籍山西祁县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擅书画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背景介绍
《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到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全诗写登楼所见所生的联想以及从昔人仙去江山胜景依旧而抒发世事茫茫人事短促的感叹。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开元二十五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是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5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诵停顿。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来源:学#科#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学法指导一: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学法指导二: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月:思乡、怀人。
菊:隐逸、清高。
莲:超凡脱俗。
梅:高洁。
兰:高洁、隐士。
松:坚贞、不屈。
竹:正直、虚心。
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凄凉哀伤、乡思。
鹧鸪:离愁别绪。
寒蝉:思乡、离愁别绪。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柳:送别、思念。
雁:思乡。
夕阳:时光流逝,世事沧桑。
阑干:思念、寂寞、离愁。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二 学习《野望》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名句赏析。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两句的妙处。【交流点拨】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交流点拨】这两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祥宁静。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在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步骤三 学习《黄鹤楼》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2名句赏析。
(1)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景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这两句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笔锋一转转而写诗人眼前登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2)尾联中的“烟波”一词妙在哪里?
【交流点拨】“烟波”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思乡之愁。
步骤四 学习《使至塞上》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终于碰到了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来源:Zxxk.Com]
2.名句赏析。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交流点拨】一“征”一“归”一“出”一“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以“蓬”“雁”自喻。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异地漂泊的愁绪情感复杂。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交流点拨】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
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来源:学科网]

96879a26454569c2a0e50643fffd7b99.png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黄鹤楼》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诗人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涤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行云流水,一泻而下。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寂寞伤感的情绪。

2860631059343f4e7a6785e5ce1487e3.png
课外搜集王绩、崔颢、王维的诗歌赏读。
【附:板书设计】
野望首联——远望、徘徊——百无聊赖
颔联
颈联暮中所见秋色落晖
牧人猎马——远景近景搭配
静态动态结合
尾联——无言、高——孤独无依
黄鹤楼首联——鹤去楼空——怅然若失
颔联——物在人非——世事茫然
颈联——绿树芳草——引发乡愁
尾联——落日暮江——烘托乡愁[来源:学|科|网Z|X|X|K]
使至塞上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来源:Z_xx_k.Com]
尾联叙事壮丽风光
抑郁心情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2:00 , Processed in 0.74791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