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八上] 第3单元 同步作文指导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前天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单元同步作文指导
学习描写景物
【导学目标】
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计划】[来源:Z|xx|k.Com]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学法指导一:
【多选角度描绘立体图画】[来源:Zxxk.Com]
自然景物有颜色、味道、质地、形状等各方面的特征而要把它展示出来给读者立体的感受就要善于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侧面入手描绘。如在写景时很多人只习惯于描绘看到的事物,这样难免单调。其实,我们不妨充分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从而构建一幅立体的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
学法指导二:
【善用修辞绘出景物的个性】
修辞好比语言的调色板在描绘景物时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不但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而且能突出景物的个性特征。
学法指导三:
【寄寓深情增强景物的魅力】
景不能呆板地对景物进行介绍说明,要融进自己的感情,并以此来感染和启迪读者。带着感情写作,就能给景物涂上一层鲜明的色彩,即使平凡的景物也会变得充满魅力。
学法指导四:
【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生气】
自然万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因此描写景物既要写出静止时的优美景色又要写出运动变化的动态美这样文章才不会呆板沉闷、缺乏生机。写这类文章一般是先采取静态描写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写,文章才会生动活泼。
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曾经有这样的故事许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却失望而归。现实中的清华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景致在哪里都能看到可为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多角度描写景物并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写作的能力。[来源:Zxxk.Com]
                            例文引路 把握技巧[来源:学&科&网Z&X&X&K]
品读经典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诵读原文第四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画面从哪些角度写月下的荷塘?
【交流点拨】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
【交流点拨】远——近上——下静——动。
(3)这幅画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交流点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动静结合。
(4)作者观察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交流点拨】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
(5)这两幅画面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交流点拨】美感、层次感、立体感。
文题展示
1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什么新发现。把这些角度和观察效果写下字数不限。
2游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韵事。你也一定游览过不少山水名胜吧请以你游览的山水名胜为题材写一篇游记。
【学生写作实践】[来源:学#科#网Z#X#X#K]
写作:略
【附:板书设计】
多角度描写景物认真观察 调动感官 突出特征
选好角度 移步换景 全面描写
融情于景 表达感受 产生共鸣
动静结合 绘声绘色 形象表达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2:00 , Processed in 2.7232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