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上] 第2单元 5 藤野先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前天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
【导学目标】
1了解文章围绕中心取材以时间为顺序明暗两条线索相结合进行记叙的特点。
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联系背景深刻理解文中含义隽永的语句解读本文的主旨。
4学习藤野先生高尚品格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

698b6dbca99c7dcfabfb3acc8591d0f4.png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曾说过“在我所认为我之师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个日本人——藤野先生。那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让鲁迅如此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红(fēi)  发(jì)  形(jī)    不(xùn)  名(nì)
责(jié)  采(hè)  无消息(yǎo)  见(piē)  痛疾(wù)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绯红:鲜红。[来源:学+科+网Z+X+X+K]
宛如:好像。
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
不逊:傲慢无礼。逊谦逊。
匿名:不具名或不署真实姓名隐藏。
诘责:责问。
托辞:找借口。
适值:正好遇到。
杳:这里指音讯或形影消失。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常写作“深恶痛绝”。
3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等。
4.背景介绍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在补习日语的同时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于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1909年由日本回国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鲁迅先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叙事线索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交流点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内容的精练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谈谈自己的理解。[来源:学|科|网]
【交流点拨】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又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交流点拨】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无不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来源:Z。xx。k.Com]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感受形象
1学生跳读课文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的人”组织语句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交流点拨】(1)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2)生活习惯角度:生活简朴。
(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4)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2文中具体写了几个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典型事例?给每一个事例拟一个小标题并思考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交流点拨】四个事例: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于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课文具体选择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3“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回答。
【交流点拨】“我”对藤野先生的情感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段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交流点拨】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交流点拨】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白,缺乏了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读第5段思考: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概”可否用“因为”替代?
【交流点拨】“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的语气者用诙谐的口吻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3学生自读第24~31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交流点拨】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达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日本人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下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受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以及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交流点拨】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4学生自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交流点拨】最后一句中“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指作者长期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96879a26454569c2a0e50643fffd7b99.png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刻地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

2860631059343f4e7a6785e5ce1487e3.png
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附: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一)见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失望、厌恶
(二)




生相识[来源:学科网]
相处
离别(1)往仙台初到仙台
(2)相识
相处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
了解裹脚
(3)告别匿名信
看电影
惜别对及
先强
生烈[来源:学科网ZXXK]
深的
切爱
怀国
念之
 情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1:58 , Processed in 2.87854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