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八上] 第1单元 1第二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前天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课时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698b6dbca99c7dcfabfb3acc8591d0f4.png
学法指导三:
【新闻语言的特点】
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
(1)语言准确概括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3)语言精炼铿锵有力
学法指导四:
【记叙文文章中议论的作用】
1.承上启下统叙全文。
2引发读者思考。
3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
4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上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了: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的场面、搏击的气势恢宏如诗壮美如虹。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xiè)      要(sài)      (qiān)
(dū)  (jiān)  锐不可(dāng)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
要塞: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已经。
歼灭:消灭(敌人)
3.背景介绍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苦心经营之后4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21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交流点拨】第12两句是导语部分,其余部分是主体部分。导语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2.速读主体部分,思考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并完成下表。
【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时间
渡江大军
地点
兵力
渡江人数
20日夜——21日夜
中路军
安庆——芜湖
30
30
21日下午5
——2222
西路军
九江——安庆
35[来源:学科网ZXXK]
三分之二
21日下午5
——2222
东路军[来源:学科网]
南京——江阴
35
大部
3.通读全文,口头复述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When(何时)1949420日夜至42222
Where(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Who(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What(何事):我百万大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Why(何故):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How(如何):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自由讨论,概括出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xk.Com]
【交流点拨】()准确
(1)题目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其中百万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用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指不包括九江在内,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说明了语言的准确性。
()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交流点拨】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中路军写得较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
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来源:Z_xx_k.Com]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3.消息主要用概括叙述,有时可在叙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交流点拨】在叙述中路军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96879a26454569c2a0e50643fffd7b99.png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这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水平。

2860631059343f4e7a6785e5ce1487e3.png
毛泽东最为流传的八句话。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源:学科网]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最自信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附: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百万(兵力) 横渡(锐不可当)
导语:展渡江盛况百万(渡江人数)
冲破(排山倒海)
横渡(一往无前)

主体中路军——首战告捷()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战绩辉煌()

背景:一方面……另一方面
结语:占领要塞 封锁长江展扬
渡将
江士
盛神
况威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1:59 , Processed in 0.77556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