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上] 24《春望》  导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前天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望》  导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①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学习重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学法指导】学生课前通过阅读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预习,了解诗歌的作者、作品、创作背景,掌握生字、生词的意思,弄懂诗歌所用典故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疏通诗句的基本意思。  
‚通过反复诵读,基本了解诗篇的主题。  
ƒ自主尝试完成课后“积累”三题,重点完成一、三题。  
【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ƒ翻译诗句,了解内容,总结诗歌主题。  
【导学问题】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经在《春思》中写道:“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那么作为与其并驾齐驱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又在春日中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请从《春望》中查找写景句写在下面)  


【学习过程】  
一、制作作者名片(填空)  

中文名: 杜甫 别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唐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出生日期: 712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三、朗读诗歌  
1、自由朗读两遍。(不会的字查找字典)  
2、边读边看课下注释翻译诗句。  

词语解释:国: 。破: 。深: 。  
城: 。感时: 。  
恨别: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互文。此处借花溅泪,鸟惊心来了个艺术夸张,可以理解。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中的烧掠的情景出现在周围的城市乡村。家书:平安信。(当时杜甫家住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1:58 , Processed in 0.68246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