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前
预
习
| 作者简介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
| 写作背景
|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
| 读准字音
| 公孙衍(yǎn) 贫贱(jiàn) 丈夫之冠(ɡuàn)
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妾妇之道(qiè)
傅说(yuè) 曾益(zēnɡ) 法家拂士(bì)
胶鬲(ɡé) 外患(huàn) 劳其筋骨(jīn)
|
| 古今异义
| 安居(古义:安静,平静 今义:定居)
熄(古义:太平 今义:熄灭)
由(古义:遵循 今义:介词,从)
发(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筑(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士(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征(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出征)
喻(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喻)
|
| 一词多义
| 之 往送之门(动词,到)
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此之谓大丈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戒 往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
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发 发于畎亩(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发于声(动词,表现)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在)
以 以顺为正者(介词,把,将)
以天下之所顺(介词,凭借)
所以动心忍性(介词,用来)
而 而后作(连词,表承接)
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
|
| 词类活用
| 丈夫之冠也(名词做动词,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贫困)
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做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动词做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
| 文言句式
| 判断句:
妾妇之道也(“也”表判断)
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
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任用,被选拔)
倒装句: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