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八上] 15 散文二篇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前天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散文二篇

1704ee062223619d35d5ddca3f2cfc2b.png

0b1fd85037b1eb3eddf98d15a63786b2.png
课题
散文二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1. 准确认读并理解兴味、洗涤、凋谢、遏制、濒临等词语。
2.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诚和睿智,获得思想的启迪。
2.体会作者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两位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深刻的见解,让学生们学会珍惜生命,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3a0ee3770d8a89c81302d0d339a913ea.png




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写作背景
   《永久的生命》: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胡作玄、赵慧琪译。略有改动。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也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读准字音
味(xìnɡ  (dí    (wēi)  (rǎnɡ
(dú    毛(rónɡ (shì  殖(fán)
màn)   谢(diāo)  制(è    临(bīn)
(kàn)   (yuān)  chén
辨清字形
殖(zhí)繁殖                   蹦(bènɡ)蹦跳
值(zhí)值日                   崩(bēnɡ)崩溃
植(zhí)植树                   绷(bēnɡ)绷带
理解词语
卑微:地位低下。
消逝:(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再存在。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兴味:兴趣。    濒临:紧接,靠近。
俯瞰:俯视。    遏制:制止,控制。
臼齿:牙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一个。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牛犊:小牛。
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飓风:最初只指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后来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风的热带气旋。
深渊:很深的水。
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618ba2a7796a399e9de8a110014fdae0.png

413ffc2a2d5fa21e7374aae245bcc010.png
新课导入
生命是何等精彩,人生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如何来度过?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两位大师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看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新课展开
永久的生命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题目为永久的生命,如何理解?
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价值,就能使生命变得神奇和不朽。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讲了什么?
分为三层。第一层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第二层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第三层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从生命的短暂和生命延续上,感悟到生命的快乐和威势,对生命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为什么而活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请问答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是什么?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感悟精彩句子】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三种感情比作飓风,表现出了作者对一生中的三大追求执着坚定的信念。
【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认为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3a08e52203fcd5943a8e5b20b1f38a87.png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永久的生命》
1.感受真实,说服力强。
作者在文中运用自己对生命的亲身体验,具有生活的实感,对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作出阐述,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说服力。
2.欲扬先抑,起伏有致。
作者在开头阐述了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见解,随后对生命充满乐观的看法,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如此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我为什么而活着》
1.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文章采用总————总的结构,阐明自己活着的理由。作者认为,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分层阐述,条理清晰。
2.用词准确,饱含深情
例如,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以上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试着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以我少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为题,写一篇随笔。
教学板书

06ba9cc0bcc5f28925f976939801b34a.png

f44f25bf37a55757f0a5052077ce9d72.png

2b10a7969116fc42c75606cef8c7d63a.png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81d5abf09a57affb23480ac251dd6b25.png
教学反思
这两篇散文都是探究生命的,文章虽然短小然而内涵丰富。因为学生们毕竟年级还小,对人生的感悟并没有那么深,因此在理解课文上存在着一些难度。我让学生们反复阅读课文,细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刻哲理,引导他们接受两位哲学家的理念,同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这样就容易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3:39 , Processed in 2.36481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