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回复: 0

[七下] 15 《驿路梨花》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740
发表于 前天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驿路梨花》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可见语文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所占的份量是不轻的可是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课堂上老师能否准确有效的引导起决定作用
在对驿路梨花篇文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后,我在如何扣住文本设计课堂问题上下了一番功夫并且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一点粗略的认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课堂上有效的设计问题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使他们产生渴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而当所有疑虑都随之解决时那种轻松愉快满足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将大大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精彩有趣的引导是学生准确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是激活思维和情感的一把金钥匙
    一、问题要激发兴趣
    这篇文章是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的是要表现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从这个认识出发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自读——提问——精读——回答问题无法解答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型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阅读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按部就班地筹划导入——展开——收束等环节也不在于板书课件等形式而在于能否从文本中提炼出几个富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是阅读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就是阅读理解和思维发展过程一般而言阅读课堂教学中耗时最多的就是师生围绕文本解读进行的问答而问答活动的收效如何首先决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质量从阅读的本质来看有效的阅读也在于文本激活了读者的主体知识和情感思维使读者产生了问题从而进入沉思的过程可以说一节阅读课如果没有问题他就没有存在的价值问题的设计是阅读教学设计的中枢环节
    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精彩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在本课教学中首先理清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教学中我想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进而明确本文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指明一位学生读一至八自然段请同学思考我们在是什么情况下发现小茅屋的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学生通过仔细读书就能形成自己的概括但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为下面的问题铺设了台阶接着我请同学默读八至十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的通过阅读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得比较全面而且积极性也很高这时我意识到时刻抓住文本就能使学生的读书思考以及回答都有的放矢不会天马行空这样就避免盲目浪费时间可见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所设问题由浅入深
    问题设计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问题过大、过深、过难、脱离学生实际让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目的。在学习驿路梨花这课时,如果学生在刚刚弄清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这个问题时就提问本文为何以驿路梨花为题有何好处学生就会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在教学中我这样提出了几个问题
    1.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基础,学生在回答这道问题时兴趣极高,但他们的回答过于肤浅。有的说是瑶族老人,有的说是梨花姑娘,有的说是哈尼小姑娘,有的说是雷锋叔叔他们的回答都缺乏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这时我请他们回答为什么这么说,并提示学生你怎么理解主人的含义。经过大家的探讨研究,最终得出令大家信服的答案:小茅屋的主人是所有建造者和照管者。看着学生兴趣高昂的样子,我顺势又给出两道思考题:
    2.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写了几次误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题为何用驿路梨花为题,而不以小茅屋的主人为题
    这样问题由浅入深渐渐过渡到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所设问题应做到准确
  设计问题应注意问题准确答案明确切忌模糊不清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设计问题时应尽量避免回答过于简单化应考虑到问题的层次和顺序否则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逐渐厌烦形成对问题的惰性和思维的僵化阻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发挥
    综上所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呢结合新课改理念我认为应从学生需要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才会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为此上课前我们应深刻的思考分析他们的兴趣所在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当然,所有这些要以熟读课文为基础,而且要调动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另外课上还要注意随时调整教学活动,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达到学生乐于学的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0:21 , Processed in 2.62412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