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七下] 7 土地的誓言 教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前天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地的誓言 教案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教学用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一八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了解历史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感情。
老师:制作课件。
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影视系统演示。
教学步骤:
导入:幻灯片显示:
师:看到这两个数字,同学们知道这两天里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生:前面一个是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成功发射日子,后面一个是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时间。
师:是啊。这是两个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日子,我们都充满了自豪感。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忘怀这个令我们耻辱的日子。
幻灯片显示: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3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3
dàn    古(gèn     qì     huì  
   chì    háo   语( lán
三、整体感知(10)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要求]:1、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3、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四、自主研读、合作探究(20)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用原文回答)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
[问题三]:他的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四]:他对故乡有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五]: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问题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问题二]:作者热爱家乡,可故乡被日本人侵占了,回不去。
[问题三]:作者的故乡关东原野是一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从作者对家乡的回忆可以看出。[问题四]:深切怀念、热情赞颂、忧伤回忆、愤怒呐喊,从作者的倾诉和誓言可以感受到。
[问题五]: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即呼告手法,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学生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土地的眷念之情,体现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五、反思 总结 (3)1、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六、课堂小结(2)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七、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1、写一首同名诗歌 ——《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2、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写过的可进行修改)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回忆东北大地 对故乡的热爱、 怀念、眷恋之情         倾诉 回到母亲(故乡)的身边,为她而战斗而牺牲 誓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2:00 , Processed in 3.14274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