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选必2] Unit 5 Education Lesson 2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教学设计-(2019)选择性必

[复制链接]

9010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808
发表于 2025-9-21 06: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5 Education
Lesson 2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Unit 5 Education Lesson 2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该教材主要围绕教育的目标展开,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探讨和辩论,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的多样性。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阅读理解、课文分析、辩论讨论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阅读、思考和辩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与教育目标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并分析不同的教育目标观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问题讨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多样性、包容不同观点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1. 学习掌握与教育目标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不同的教育目标观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学生可能对某些生僻词汇和抽象概念不太熟悉,理解课文可能存在困难。
2. 学生在辩论讨论环节可能会遇到表达不清晰、思维不够开放等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为高二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已有一定掌握。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语言表达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另外,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表达能力也相对有限,需要通过多种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指导。
教学策略:
1.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 合作学习: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和辩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具、幻灯片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
1. 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2. 辩论讨论: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分组讨论报告:要求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向全班做出陈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环节(约5分钟):
教学内容: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教育目标的初步认识。
教学活动:
1. 引入课题:以学生们熟悉的名人作为引子,例如马云、李彦宏、比尔·盖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马云、李彦宏或比尔·盖茨的成功与他们的教育经历有关吗?为什么?
课堂互动(约35分钟):
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教育目标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能够分析学校和家庭在培养学生教育目标方面的作用。
教学活动:
1. 学习教育目标概念:
   -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教育目标的概念,并与学生互动讨论其重要性。
   -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和看法。
2. 分析学校和家庭在教育目标中的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学校和家庭在培养学生教育目标方面的作用,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 随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进行互动讨论,探讨学校和家庭在学生教育目标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
结束环节(约5分钟):
教学内容: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望下一课的内容。
教学活动:
1.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对教育目标的概念有一个简单的总结。
2. 展望下一课的内容:介绍下一节课的主题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兴趣与期待。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对教育目标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学校和家庭在培养学生教育目标方面的不同作用,进一步加深对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课堂练习题:
1.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at are the thre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A) To acquire knowledge, to develop skills, and to cultivate moral and intellectual virtues.
B) To acquire knowledge, to develop skills, and to improve physical health.
C) To acquire knowledge, to develop skills, and to promote social equality.
D) To acquire knowledge, to develop skills, and to increase job opportunities.
答案:A) To acquire knowledge, to develop skills, and to cultivate moral and intellectual virtues.
2. 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civic and social virtues" in the text?
A) Behaving well in social occasions.
B) Demonstrating good citizenship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 Showing respect for teachers and elders.
D) Displaying kindness and empathy towards others.
答案:B) Demonstrating good citizenship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3.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
A) acquiring knowled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 of education
B)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re not important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C) education only takes place within the classroom setting
D) education is a lifelong process
答案:D) education is a lifelong process
解题讲解:
1. 根据原文第二段可以得出答案。原文中提到:“The thre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therefore, are to acquire knowledge, to develop skills, and to cultivate moral and intellectual virtues.”(因此,教育的三个目标是获取知识,培养技能以及培养道德和智慧的品质。)
因此,答案选A。
2.根据原文第三段可以得出答案。原文中提到:“Education must also foster civic and social virtues. We must learn to participate effectively in society, to demonstrate good citizenship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o respect the rights and needs of others.”(教育还必须培养公民和社会的美德。我们必须学会有效地参与社会,展示良好的公民责任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需求。)
因此,答案选B。
3.根据原文第四段可以得出答案。原文中提到:“Education should not merely be considered as a means to employment. It is a lifelong process that enables us to develop our potential, acquire knowledge, and meet new challenges throughout our lives.”
(教育不仅仅被认为是就业的手段,而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它使我们能够发挥潜力,获取知识,并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新的挑战。)
因此,答案选D。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整体还算不错,学生们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教育的目标,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推断。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讲解问题时,没有让学生们去主动思考,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被动接受,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教学内容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的案例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最后,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在课堂上一些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困难,需要更加耐心地与他们沟通,提供个别辅导和帮助。
总结起来,这节课的教学经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别辅导。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我将更加重视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提供个体化的辅导,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1 01:39 , Processed in 0.11043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