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下] 10《小石潭记》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315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382
发表于 昨天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集中学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课题
《小石潭记》
课型
新授
导学教师
肖学军

  学

  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2、体会借景写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以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导学重点
诵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导学难点
体会作者借景写情、以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导            学           过            程
学         生        环     节
二次备课




一、资料导入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韩柳。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永州八记》就写于此时。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给加点的字注音:篁()竹卷()石底为坻()为嵁()犬牙差()
佁然()俶尔()往来翕忽()寂寥()无人()()幽邃
2、借助注释独自初译文意,解释词语





3、小组合作释疑,理解文意,翻译句子: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组内探究:
第一段:小石潭是怎样被发现的?
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
第三段溪身岸势有什么特点?
第四段写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怎样的感受?




三、读课文,探究写法与情感
5、课文各自然段分别采用什么写法?
6、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7本文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8、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9、拓展:请你联系其他学科知识,说说小石潭水清的原因。
四、课文,巩固提升。




  • 解释加线词: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行         
以:其境过清     全石为底
2、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      )(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却又无处不在写(    )
3、摘出有关写的句子:
鱼静态的句子:
鱼动态的句子:
鱼情态的句子:
4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同时抒发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忧伤心情的句子是
5、依据课文推断,作者的立足点在潭的)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6:20 , Processed in 1.68824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