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学会尊重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 1.1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 单元
| 第一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六年级
| 学习
目标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平等、尊重的意识,立志营造人人都能得到尊重的社会。
- 能力目标: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而国家也尊重和保障人权、人的尊严。
| 重点
| 树立平等、尊重的意识,尊重每一个人,尤其是普通人。
| 难点
| 能够畅想人人都能得到尊重的社会景象,并为之努力。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 导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 提问: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那么,身边默默无闻的人也值得我们尊重吗?
孩子不想上学大哭大闹时,有的父母常常生气地教育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而如今,同济大学有一位博士生却主动利用假期帮助在杭州做环卫工的母亲认真地清扫。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 观后交流会:观看视频以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分享一下视频中让你感触比较深刻的片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 学生回答:每一种工作都值得尊重,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赞美!
- 教师提示总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
- 小小故事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值得尊重的普通人,我们一起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 展示古罗马斗兽场遗址照片,并提问学生:你认识这个地方吗?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1)请你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和独到的思考,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到这样一个“古罗马斗兽场”的,你是怎么看待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关系的?
通过对该问题的思考,懂得奴隶的生命、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的事实。
(2)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吗?
通过对古代中国类似现象的反思总结,懂得在古代社会,许多人得不到尊重。
(3)对比古代社会,当今社会有了哪些发展和变化?
通过古今对比,明白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 教师过渡语:虽然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但是,不受尊重的情况仍然存在。
- 畅想畅言: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将有哪些变化?
| | 课堂小结
| 每个人生而平等,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人人得到尊重,这是一个社会具有更高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
| 总结提升
| 板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