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1、明 辨 是 非
影视剧中有很多类似的审讯犯人的场景,这对犯人来说公平吗?为什么?
有人认为,犯人都是做了坏事的人,没有权利可言。你同意吗?为什么?
2、播放视频:什么是人权
3、认识人权
- 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它不分种族、性别、性倾向、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
- 《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5、国家人权行动的五大目标
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深入开展人权教育
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工作
6、小组活动·活动园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在这天,红领巾小学六(1)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请你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 2020年)》 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
7、观察与分享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8、我国通过各项措施积极保障人权
发展义务教育
开办农家书屋
提供营养午餐
开展再就业培训
9、我国积极努力保障人权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权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保障。
10、播放视频:人权保障的“中国答卷”
11、连连看:请用连线的方式把与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12、坚持交流互鉴 共促人权发展——来自“2023·中欧人权研讨会”的声音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2023·中欧人权研讨会”9月20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现代化与人权文明多样性”,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的130多名人权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外交使节、政党与社会组织代表等,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现代人权理念的发展、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代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和数字时代的人权文明演进等议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交流。
13、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活动
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中国参加了22项国际人权公约,其中包括《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核心国际人权公约。
|
思考与发言
阅读感悟
小组讨论与分享
观看视频
思考与连线
阅读与思考
| 引导学生思考犯人有没有人权,初步认识人权
了解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让学生知道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十分广泛。
知道我国人权保护的成就。
帮助学生了解国际人权事业。
让学生知道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活动,为推动国际人权做出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