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四下] 核心素养目标)10.1 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昨天 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课《当地的风俗》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风俗就在我身边
课题
当地的风俗
课时
单元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到风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道德修养: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法治观念:通过对祝寿和日常生活中尊老风俗的了解,感受风俗传承美德,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
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回答,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责任意识:通过探究“十二生肖”,感受风俗具有丰富的内涵,知道“十二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进而产生热爱中国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
重点
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难点
通过对祝寿和日常生活中尊老风俗的了解,感受风俗传承美德,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关于我们当地的风俗,你们都知道什么是风俗吗?
  • 学生:(回答自己对风俗的理解)
  • 教师:很好,风俗是指某一地区或群体长期遵循的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那么请你们谈谈自己家乡的风俗,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家乡文化习俗。
  • 学生:(依次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家乡文化习俗)
聊成长习俗
  • 老师引导:看看这些礼物图片属于哪些成长的习俗?寄托着长辈哪些美好的祝愿?
  • 思考: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其他图片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吗?
  • 小组讨论交流
  • 全班分享
  • 老师小结:是呀,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与你们成长有关的风俗寄托了长辈对你们的美好祝愿;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三、十二生肖交流会
  • 分享自己名字的由来。
  • 小结起名的方式,引出十二生肖。(板贴:十二生肖)
  • 出示“阅读角”,生阅读了解“十二生肖”的风俗。
  • 拓展“十二生肖的来源”。
资料: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我们的中国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 十二生肖始于纪元前六世纪,初期跟地支一组的数字互相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的纪年的年号。
  • 十二生肖交流会。
交流介绍我喜欢的生肖故事或传说。
  • 小结:十二生肖是我们熟悉的风俗之一,不仅爸爸妈妈会根据我们的生肖来给我们起名字,以此表达对我们的祝愿,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四、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
  • 阅读活动园《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说说知道了什么?
预设:宴会上摆放着寿桃,一般是八个小桃,一个大桃,取“八仙祝寿”暗合“长久”之        意。吃长寿面,为老人拜寿等都是我们对长辈的美好祝福!
组织同桌交流自己家里或身边尊老的风俗。
  • 演一演:这些生活场景中该怎样尊老?
预设:学生出门时的礼节,祝寿时送的祝福语,进餐时我们要注意的礼节。
  • 分享过寿礼节
回顾你参加过的过寿仪式,哪些礼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给大家介绍或者表演一        种祝寿的礼节,再议一议这些风俗寄托了晚辈对长辈什么样的美好祝愿。
预设:磕头跪拜:是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种形式(鞠躬)送鲜花:长寿花、百合、康乃馨、        向日葵(百合代表合家欢乐,长命百岁;粉玫瑰作为配花,代表晚辈对老人的敬爱;康乃        馨,表示对老人健康的祝福)送祝福语、送礼品、敬酒、寿桃、蛋糕(寿糕)、长寿面(吃        面时,儿女们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挑一根放入老人碗中,谓之给老人“添寿”)花馍:也        叫面花,山西传统面塑。
  • 说说我们身边的尊老风俗?
预设:给老人洗脚,捶背,端茶送水、祝寿等都是我们身边的敬老爱老的风俗!
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不仅汉族有众多的尊老敬老的风俗,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独具        特色的尊老敬老的风俗。尊老敬老的形式不同,传承的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        传统。
  • 时代新人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孝老爱亲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爷爷在        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孝老爱亲。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众多孝老爱亲的时代新人。播放短片。        (配乐《中华孝道》片段)     
五、课堂小结
通过不同的传统佳节,我们感受到了亲情,这些节日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笑声,更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6 22:18 , Processed in 0.67478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