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回复: 0

[四下] 7.我们的衣食之源第1课时教案

[复制链接]

9514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28
发表于 2025-10-25 04: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7我们的衣食之源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者在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粮食、珍惜劳动者的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农业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观看学生浪费粮食的图片。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个孩子的做法正确吗?
2.学生交流。
3.师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浪费粮食呢?今天,我们便要学习我们的衣食之源之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揭示课题: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二、新知探究。
1.师播放“白白的大米”视频及图片。生认真观察。
:视频和图片中是什么粮食?
:大米。
:对,是大米。大米可以做成香喷喷的米饭。当你吃着米饭的时侯,可曾想过,这白白的大米从哪里来的?
2.看一看:继续播放大米生产过程视频。
3.说一说:大米哪里来。
4.师讲解大米的生产过程。
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
(1)农民利用塑料地膜保温保湿,精心培育和护理秧苗。(育秧)
(2)秧田里长出绿绿的秧苗,种田人忙着把秧苗移栽到宽广的水田里。(插秧)
(3)为了让水稻能苗壮成长,种田人顶着太阳,冒着风雨,在田间地头施肥、灌溉、喷药、排水……(田间管理)
4)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种田人顶着烈日,忙着收割,然后用脱粒机将稻子脱粒后就成了稻谷。(收割)
(5)农民们把晒干的稻谷送进碾米机,谷壳与米自动分离,出来的是白花花的大米。(碾米)
5.请选择一种农作物,可以是粮食作物,也可以是蔬菜,了解一下它的种植过程。
1)学生根据自身经历选择一种农作物,在小组内交流它的种植过程。
(2)每组派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汇报。
(3)师对学生的汇报作补充。
三、拓展延伸。
1.了解小麦的种植过程

70fa9923d00db655339afe235b2f1926.jpg       
9eb95d26683ef3c325302f9ec330b71b.jpg            
2ee0e4be4da6f25805f3141dbf5e9ce3.jpg
     整地                 播种                    养护

f2e4f41c3cf570c290efcba8209bffe8.jpg      
6b58b36dff5233d7fe9c364fa6adbfc6.jpg       
fd871e61d90453a3a661a05df6c623bf.jpg
     补水               施肥(管理)               收割
2.了解西红柿的种植过程

70fa9923d00db655339afe235b2f1926.jpg      
94e6e2a2b076368cd869f29021c637c2.jpg         
ff0e2039eed10599ff04814f6818fa80.jpg
     整地                 做畦                   育苗

7767799a04d6ae072c4757d80e88a2d8.jpg      
597d08445eb9fc56c933fc959a2f797b.jpg       
4c12a76e5abe0b942595adebc95c5654.jpg
   施肥                    浇水                  修果

977481307552e1d669fbd7f000d3163a.jpg 收获
四、师总结
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8:27 , Processed in 1.06185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