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正确认识广告》第二课时
|
一、核心素养
| - 政治认同:提醒学生不是所有的广告都可信,引导学生认识虚假广告及其危害
- 道德修养:着重培养学生处理广告信息的能力,不要轻信和盲从广告,做一个理
- 法治观念:学会识别各类广告,懂得虚假广告的危害性。
- 健全人格:对广告有正确的辩析能力,能识别虚假广告、做到理智消费。
- 责任意识:案例分析,知道广告的内容不可全信,了解虚假广告的特点。
|
二、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学生了解什么是虚假广告,知道虚假广告的危害
难点:学生知道虚假广告使人受骗的原因,学会辨别虚假广告
|
三、教学准备
| 课件、图片素材、视频素材
|
四、评价任务
| | | | | | - 学生能够分析案例,学会读取信息分析广告的虚假来源得1星。
| | | | |
|
|
| | | |
| - 素材:小明和小朋友一起在家看电视,忽然看到一个叔叔在介绍一款模型玩具。画面上的模型玩具能动能跳,看起来非常有趣。小明央求父母买回来,却发现玩具只是一个塑料模型,和广告里说的完全不同,父母打电话投诉商家欺诈,却被告知广告本身有一定夸张成分,这属于合理范围。
- 师:请同学们判断,你觉得商家说得对吗?为什么会这样觉得?
- 师:虽然广告有宣传产品的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保证广告的内容一定真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广告的另一个特点吧!
| | - 导入环节:活用生活中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
| - 师:广告有劝说购买的功能,为了达到让人购买的目的,很多广告都会把商品夸得十全十美,好像你不买就吃亏了。你在广告的宣传下买过东西吗?你对广告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调查表格,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 学生按照个人真实情况填写教材67页表格,讲师抽点学生了解表格填写状况。
- 师:完成这份调查后,同学们自己想一想,你们觉得你们买东西受广告影响大吗?
- 学生1:我妈妈买过一件衣服,广告上展示得很漂亮,可买到手才发现它质量很差。
- 学生2:广告里推荐新饮料,会说饮料好喝又健康,买回来却会发现它的成分表并不健康。
- 学生3:我家买过扫地机,广告里说它能清洁死角,可实际上并不好用,经常容易卡在角落里不动。
- 师:同学们都有一些被广告诱导,购买了质量不好的产品的经验。这些经历告诉我们,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虚假广告就更不可信了。甚至,它还会给我们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 某市保健品公司宣传本公司保健产品效果好,广告中多次使用“吃了不生病”,“效果比药强”等宣传词,吸引大量中老年顾客购买。张某深信广告的效用,生病后并未及时就医,依然坚持服用保健产品,直到病情恶化被家人送往医院急救。随后,张某家属对保健公司提出起诉。
- 总结: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师:广告里说,学习不好是由于记忆力不好,所以要使用增加记忆力的某某学习枕。有几位同学都对此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你认为谁才是对的呢?
- 了解展示中四个学生的发言,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看法作答。
- 学生2:骗人的,我才不相信,广告夸大其词,提高学习成绩要靠努力啊!
- 学生3:班里某某同学买了后说记忆力是比原来好些,所以我相信啊!
- 学生4:我想让爸爸妈妈买来试一试,看实际效果再说。
- 师:除此之外,你还听说过哪些虚假广告?你能从哪里判断它是虚假的?
- 案例1:某学习机广告被工商部门认定为典型的虚假广告。这则电视广告中含有“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当然好”等不科学的保证。此外广告中关于“某学生使用产品后成为学习状元”的内容,其真实性无法证实,构成虚假宣传,被处罚款五万多元。
- 分析:学习机使用和学习成绩提高没有必然关系,广告的保证不符合常理。
- 案例2:因犯虚假广告罪,被告人张某和李某被判刑。两人售卖床垫,谎称长年使用该床垫能根治很多疾病,并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不少人受广告蒙蔽购买了该床垫。
- 分析:床垫是家具不是药品,无法作用于人体,不可能有治疗效果。
- 师:生活中的虚假广告不少,受到虚假广告欺骗的也不少,虚假广告真的难以辨别吗?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上当?
- 原因1: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一些虚假广告打出“质量同样好,价格更优惠”的口号,看似售卖的是名牌产品,实际用劣质产品充数。
- 原因2:利用顾客渴望实现愿望的心理,给产品附加无法实现的功效,打出“用xx就能变得聪明、健康、漂亮”等口号,欺骗顾客购买。
- 原因3:虚假广告请明星做商品宣传,让许多顾客因为对明星的喜欢或信赖,忽视产品质量,盲目地购买明星代言产品。
- 原因4:顾客看到的广告都经历了后期的剪辑优化,商家通过调整图片中商品的色泽、形态等方式,使商品呈现出与实际相差较大的效果,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 师:通过这些案例,我们知道虚假广告并没有想象的可怕,但是它对人们的危害却不小。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呢?你能从这些案例中总结一下吗?
- 方法1:不贪小便宜,相信商品的价值是一分钱一分货,商家不可能做赔本生意。
- 方法2:购物时选择线下可靠的大型超市,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购合适的产品。
- 方法3:面对广告保持质疑的态度,不因为名人代言而选择盲从,多提问,多思考。
- 方法4:了解自己想购买的产品,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商品的主要信息,避免被广告里夸张虚假的内容蒙骗。
- 师:随着网购兴起,虚假广告也越来越多,需要加强警惕。
- 伴随着网络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购物方式逐渐从线下购物转变为线上网购。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失去了实际了解产品信息的途径,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商品广告判断商品的好坏。因此,常有不法商家制造伪劣产品,包装之后售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很难在网络中进行维权,因此更加需要鉴别虚假广告的能力。
- 师: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推出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条规,为无良商家敲响警钟。
-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同时:当消费者发现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或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的“窝点”时,都可以拨打12315电话或当地消费者投诉电话。
| - 环节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虚假广告的多种形式,学会辨别虚假广告的虚假点。
- 环节2:通过案例学习总结虚假广告的危害,学会防范虚假广告的方法。
| - 环节1: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判断虚假广告中的虚假内容,不被虚假广告影响盲目购物,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
- 环节2: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对虚假广告危害进行总结,认识到虚假广告危害,掌握防备虚假广告的办法,在遇到虚假广告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虚假广告,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
| | -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 -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
| - 收集整理生活中的虚假广告案例,了解它们造成的不良后果,在下次班会分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