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三上] 【教学设计】《心中的“110”》

[复制链接]

9448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128
发表于 2025-10-23 02: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中的“110”》教学设计
                              本课时编写:安徽大学  王怡宁
教材分析:
《心中的“110”》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与前两课内容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在生活中保持警惕为核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自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到在生活中保持警惕性的意义,提高意识危险并规避风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也要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的交往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帮助学生提高警惕性。
2.教学难点:在对陌生人提高警惕性的同时也要对善意的陌生人保持礼貌友好。
课前准备: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我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总会遇到许多的陌生人,很多陌生人都会主动关心、帮助我们也有一小部分不怀好意的人可能会伤害我们,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些警惕心。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课:心中的“110”。 (结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课程内容)
  • 有点警惕心
活动一:师生互动讨论
    1、你遇到过课本上这些情况吗?
2、当你感觉到危险时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结合日常生活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不要上当受骗        
活动二:新闻案例分析
1、教师分析新闻中学生受骗的案例,让学生分享感受。
    2、学习和陌生人交往的礼仪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既保持一定的警惕心,又能和陌生人以适当的方式相处
课堂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老师和父母也不可能一直陪在我们身边,去帮我们应对遇到陌生人的情况。这些陌生人中大部分是对我们友善的、愿意帮助我们的,也有小部分是可能伤害我们的,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保持警惕心,也要学会和陌生人交往的恰当礼仪。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心中的“110”
一、有点警惕心
二、不要上当受骗
课堂练习
1.小雨是光明小学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这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陌生人向他问路,以下关于小雨可能的做法正确的是(A)
A.礼貌告知对方自己是否知道,并提供可能的帮助。
B.假装没有看见,径直走开。
C.不告知家人,立刻带陌生人去这个地方。
D.告诉他一个错的方向。
教学反思:
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和陌生人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教师在教授本节课的内容时既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警惕心,也要让学生了解到大部分的陌生人还是友好的要学会和他们恰当的沟通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 18:26 , Processed in 0.9690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