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一上] 11.《对人有礼貌》第2课时 教案

[复制链接]

9514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28
发表于 2025-10-19 21: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版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1.2对人有礼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德育课程中的重要章节,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对人有礼貌”的内涵与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核心价值。第2课时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将进一步细化礼貌行为的具体表现、重要性及其实践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了解礼貌的基本概念,但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自然地展现礼貌行为尚缺乏系统认识和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可能因环境、家庭等因素影响,在礼貌习惯上存在不足。因此,本课时需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意愿和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的道德情感,树立以礼待人的良好风尚。 法治观念:通过理解礼貌行为与社会规范、法律法规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康人格,通过礼貌行为展现个人修养和魅力。 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礼貌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每个人都应为营造良好社会风尚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掌握礼貌行为的具体表现,理解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自然地践行礼貌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采用情境导入法,播放一段关于日常生活中不同礼貌行为与非礼貌行为对比的视频或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哪种行为更受欢迎?为什么?”通过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课主题。
学生思考
通过生动直观的情境导入法,利用视频或动画展现日常生活中礼貌行为与非礼貌行为的鲜明对比,如公共场所轻声细语与大声喧哗、排队等候与插队抢位等场景,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行为带来的不同社会反馈,深入思考并自发讨论“哪种行为更受欢迎及其背后的原因”。此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还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课关于“礼貌与人际交往”的主题,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与认知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块二: 时时有礼貌
1. 谁是礼貌之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班级礼貌之星”,并阐述推选理由。通过分享,让学生认识到礼貌行为的具体体现和积极影响。
2. 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坚持做到有礼貌。教师总结提炼,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礼貌行为指南,如:主动问好、耐心倾听、微笑待人、礼貌用语等。  引入“礼貌小贴士”环节,通过游戏或互动问答形式,加深学生对礼貌行为细节的理解和记忆。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坚持做到有礼貌
通过“时时有礼貌”板块,旨在强化学生礼貌意识,通过评选“班级礼貌之星”活动,树立正面榜样,促进相互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实践,形成礼貌行为的自觉性,总结并推广一套实用礼貌指南,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交素养与文明形象。
三、课堂练习
设计情境模拟题,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模拟的社交场景中运用所学礼貌知识解决问题。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在图书馆保持安静等,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模拟的社交场景中运用所学礼貌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社交场景模拟题,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图书馆内维持静谧等,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旨在将抽象的礼貌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加深他们对礼貌行为规范的理解与记忆。此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社交技能,还培养了同理心与责任感,确保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应用。
四、课堂小结
礼貌行为是人际交往中最闪亮的名片!它像魔法一样,能让朋友更多,关系更和谐。记得常说“请”、“谢谢”,面带微笑,耐心倾听。把这些小魔法带入每一天,你们就是校园里最耀眼的“礼貌之星”,让世界因你们而更加温暖。
学生分享交流
倡导积极正面的社交态度,强调礼貌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核心价值。它鼓励读者通过细微而真挚的礼貌举止,如使用敬语、表达感激、展现微笑与耐心倾听,来增进人际间的亲和力与和谐度,旨在培养个人魅力,促进社会氛围的温馨与美好。
板书设计
11.对人有礼貌
时时有礼貌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教学建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8:22 , Processed in 1.67446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