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 第一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一年级上册
|
单元设计分析
|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在本单元教学中具有铺垫、引领的作用。过一位一年级新生的视角,回顾入校前自己与家 人的期盼与疑惑,上学路上自己期待、紧张的心情,到 校后自己的真实感受等第一天上学的历程,激发学生 向往小学美好生活的情感,帮助新生从心理层面实现 从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向学校生活的平稳过渡。
|
学情分析
| 本课以真实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共鸣,展开探究学习,指导学生适应和喜欢小学生活。以丰富的学习活动(讲故事、小组讨论、儿歌等)为载体,激发学生喜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养成整理书包、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
核心素养
| 政治认同: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
道德素养:通过发放新书的快乐场景,激发学生对于新书的喜爱之情。
法制观念:初步学会整理书包。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健全人格:真实感受第一天上学的历程,激发学生向往小学美好生活的情感。
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养成保持整洁、做事有序的习惯。
|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分享入学时的开心事,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产生愉悦的校园生活体验,并能顺利融入集体。
2.能力目标:通过对比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完成新角色的适应。
3.知识目标:通过认识与整理新书的活动,能够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并在老师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
教学重点
| 体会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新体验。
|
教学难点
| 小学生的“新身份”形成认同感与喜悦感,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
|
教学方法
| 多媒体课件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日常生活的见闻和感受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教师自我介绍,欢迎你们成为小学生中的一员,教师:同学们,当你们拿到这张通知书时,就意味着你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时,遇到的开心的事情吗?
学生交流,自由回答问题:
预设 1:我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预设 2:我领到了好几本新书。
预设 3:我第一次看到新校园,校园又大又美丽。
| 学生自我介绍;学生讨论并且回答第一天上学时候的心情。
| 让同学间相互熟悉;
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刚入学时的紧张感,安定情绪。
|
讲授新课
| 一、上学啦,真高兴
- 上小学的前几天,你紧张吗?激动吗?都了解了些什么呀?
- 问:上学第一天爸爸、妈妈对你说了什么?你是怎么和妈妈告别的?怎么和老师打招呼的?又是如何和不认识的同学相处的?
- 走在路上的王晓看到了同学——小红,请你观察插图,猜一猜小红的心情。你们能再猜一猜她在担心什么?
-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第一天,在班里你认识了哪些新同学吗?老师对你说了什么?当时你心情怎么样?(学生作答…...)
- 总结:上学后,很多地方都与幼儿园不同学校生活是以学习为主的,小朋友们要慢慢适应新环境、新老师、新的小伙伴。我们要按时起床上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
| 学生分组讨论下,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并作答(如:教学楼、操场、教室等方面的区别)
|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感受角色变化带来的新体检并对新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
课堂小结
|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熟悉了我们的校园环境,能够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级,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新知识,还可以认识新朋友,上学真快乐,我要上学去!
|
课后反思
| 亮点:借助故事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心态并顺利融入新集体。
教学建议:引导悦纳自己的新身份,以愉快、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