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一、改革进行时
教师讲解:知识拓展:什么是共同富裕
出示材料: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在经济、科技、环境、国防等各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思考:你认为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什么?
学生回答:改革开放
你认为我们是否满足于现状?
教师总结: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内涵,总目标
思考: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回答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视频: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变
归纳: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的经济现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常态)
知识拓展
▲ 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 新发展理念:
五个方面的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具体的思想指导。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观看中国的喜与忧,思考:
归纳深化改革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吐槽大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小结:为什么继续深化改革?
学生讨论: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二、共享发展成果
提出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为谁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年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读《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读。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人民而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的成果更丰富、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解释:以人民为中心
课堂探究:
1 为什么总书记特别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2 举例说明:“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教师归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课堂分享:
生活中的哪些细节体现了我们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师讲述:习近平用典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 (西汉)刘安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唐)李世民
说明什么问题?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现在,我们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当然也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改革。过去五年,我们亲身经历了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也成为本轮改革的受益者。我们相信,经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我们的国力会更强、经济会更活跃、文化会更昌盛、环境会更宜居、社会会更公平、人民会更幸福,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越走越顺畅!改革,永远在路上!
| 学生交流,
结合经济增速图和上面总结的问题对策,概括出过去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从而得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学生交流,
归纳:继续深化改革的原因
结合相关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得出: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学生通过图片思考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 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在了解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理解我国的发展是一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明确党和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所做的以及今后要继续坚持的各项措施。
理解新时代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解新时代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