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选必3]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导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要点必背
核 心 素 养
1.识记性质判断的含义,理解性质判断的组成和种类,把握如何准确运用性质判断。
2.识记关系判断的含义,理解性质判断的组成。
3.进行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的意义。
1.科学精神:理解性质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理解关系判断的含义、种类。
2.公共参与:根据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自觉进行性质判断;根据准确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形成正确的性质判断。
【框架体系】
      
e128490d5e0206b91f71970d1faec0e8.png
【知识梳理】
议题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2.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和谓项组成。表示断定对象的叫作主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叫作量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的叫作联项。
3.种类
划分标准
种类
判断的质
和否定判断
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质”与“量”的结合上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议题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构成: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表示关系的叫作关系者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
3.分类: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关系和关系。
4.意义
(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判断纠错] 
(1)性质判断必须主项、谓项齐全。             (  )
(2)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就无法形成判断。       (  )
(3)所有判断都需要量项。                    (  )
议题探究
16.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关系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表示关系的概念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有(   )
①上下关系   ②相等关系  ③大于、小于关系   ④喜欢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从对称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判断中的关系词属于何种关系。
①张三帮助李四。
②甲判断等值于乙判断。
③李静控告了某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经历的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材料二  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指出上述材料中的表述所犯的逻辑错误并加以改正。
课堂评估
1.关系判断从结构上来讲,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
①主项  ②量项  ③关系者项   ④关系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也应该是“质”和“量”的统一。依据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数量范围划分,性质判断分为(   )
①全称判断  ②特称判断  ③单称判断   ④关系判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使性质判断符合实际,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④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之间相距38万千米。这是(   )
A.一个性质判断  B.一个关系判断
C.两个性质判断  D.两个关系判断
5.20205,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关于“两会”关系的判断属于对称关系的是(   )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参会人数比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参会人数多
B.人大与政协都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实现
C.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是不是可以兼任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大和政协
6.“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对这个判断表述正确的有(   )
①“有些”是量项  ②“中学生”是主项    ③“是”是谓项
④“是”是联项    ⑤“共青团员”是谓项  ⑥“共青团员”是主项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7.“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是山东人”,这个判断的主项是(   )
A.高二年级的同学  B.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
C.同学            D.高二年级
8.对下面性质判断分析正确的是(   )①所有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②所有困难不是不可以克服的。③有的困难不是可以克服的。  ④这个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A.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
B.全称肯定判断—全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C.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
D.全称肯定判断—全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
9.小红的成绩比小明的成绩高,小明的成绩比小亮的成绩高,则小红的成绩比小亮的成绩高。对这一逻辑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
A.该逻辑判断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一种对称性关系B.该逻辑判断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一种传递关系
C.该逻辑判断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一种反传递关系D.该逻辑判断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一种非传递关系
10.从质与量相结合的角度看,下列判断与其判断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①所有玫瑰花都是带刺的。——全称肯定判断       ②有的农民是著名画家。——单称肯定判断③谭德塞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特称肯定判断 ④全部的谎言都不是事实。——全称否定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许多国家反对那些倒行逆施的国家。”下面对这一判断的结构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判断是由量项、主项、谓项和联项构成的 B.该判断是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构成的
C.该判断由定义项、被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  D.该判断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共同构成
12.简单判断是我们常常遇到的一种判断,合理地运用,对我们认识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关于简单判断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判断有利于我们弄清对象之间的关系        B.关系判断有利于我们弄清认识对象的性质
C.合理利用简单判断,有利于全面把握事物        D.要正确合理认识事物,只能利用简单判断
13.“小明是小华的同学,小华是小亮的同学。”这个关系判断为(   )
A.传递关系        B.非传递关系        C.反传递关系        D.非对称关系
14.将下列四个关系判断的第一关系者项与第三关系者项联结起来,原来的“关系”还存在的是(   )
A.小马与小赵是同龄人,小赵与小王是同龄人        B.小马比小赵大2,小赵比小徐大2
C.小马与小赵是好朋友,小赵与小吴是好朋友        D.小马比小赵高,小赵比小徐高
15.“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在这个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某些”叫作关系者项        B.“被告”“原告”叫作关系者项
C.“反控”叫作关系者项        D.“有的”“某些”叫作联项
参考答案
判断纠错 1 2× 3×
议题探究
1.答案:(1)A; (2)①中的关系词是“帮助”,帮助关系是非对称关系。②中的关系词是“等值于”,等值于关系是一种对称关系。③中的关系词是“控告”,控告关系是一种反对称关系。解析:(1)考查关系判断中传递性关系与对称性关系的区别。传递关系是指:如果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如大于、小于的关系。对称关系是指:如果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与这一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题干中①②③都具有传递关系,④是非对称关系,不符合题意。(2)考查对对象之间关系对称性的理解。回答本题的依据是准确把握三种对称关系的内涵。判断对称关系的对称性,关键是看对称双方是否具有对称性,然后再判断这种对称性的程度如何。
2.答案:材料一中“这最后一天的劳动”与“同学们经历的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搭配不当,犯了判断的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的错误,应该说“这是同学们经历的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最后一天的劳动”。材料二中,“凡是”与“不少”是矛盾的,犯了量项使用不当的错误。应该说“不少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知识。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解题时以这些基本要求为依据对材料进行逐一分析即可。材料一的不当之处在于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这最后一天的劳动”与“同学们经历的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搭配不当,应该用主项中的“最后一天的劳动”替换谓项中的“一天”才恰当;材料二的不当之处在于没有正确使用量项,“凡是”与“不少”自相矛盾,应该用题干中的“不少”替换“凡是”。
课堂评估
1.答案:C
解析:关系判断从结构上来讲,有三个要素: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
2.答案:A
解析:性质判断依据所断定的对象的数量范围,可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关系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不是性质判断的类型。故选A
3.答案:A
解析:性质判断又称直言判断,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判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是关系判断的要求,不是对性质判断要求的表述,排除④,故选A
4.答案:D
解析:月亮绕着地球转,是关系判断。月亮与地球之间相距38万千米,也是关系判断。故选D
5.答案:B
解析:AD项判断关系属于反对称关系;C项不属于判断。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性质判断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有些”是量项,“中学生”是主项,“是”是联项,“共青团员”是谓项,①②④⑤正确;“是”是联项,不是谓项,③错误;“共青团员”是谓项,不是主项,⑥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这是一个性质判断,它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高二年级所有”是表示性质判断范围的量项,“同学” 是主项,“是”是联项,“山东人”是谓项。
8.答案:C
解析:①符合“所有SP”,是全称肯定判断;②符合“所有S不是P,是全称否定判断;③符合“有的S不是P”,是特 称否定判断;④符合“这个SP”,是单称肯定判断。C分析正确。
9.答案:B
解析: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ab多,bc多,可以推出ac 多,这一关系是传递关系,B说法正确。
10.答案:B
解析:所有的S是(或不是)P,是全称肯定(或否定)判断,①④对应正确。有的S是(或不是)P,是特称肯定(或否定) 判断,②属于特称肯定判断,对应不正确。这个S是(或不是)P,是单称肯定(或否定)判断,③属于单称肯定判断,对应不正确。
11.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判断属于关系判断。B是关系判断的构成,符合题意。A是性质判断的构成,C是定义的构成,D是划 分的构成,均不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性质判断有利于我们弄清认识对象的性质,关系判断有利于我们弄清对象之间的关系,A,B说法错误。合理利 用简单判断,有利于全面把握事物,C说法正确。要正确合理认 识事物,可以利用简单判断,也可以利用复杂判断,D说法错误。
13.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同学关系属于非传递关系,小明可能是小亮的同学,也可能不是小亮的同学,B入选。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系判断中传递关系的知识。如果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第三个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之间还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传递关系;如果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传递关系;如果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可能有、也可能无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偶传递关系。A是传递关系,符合题意;BD是反传递关系,不符合题意C是偶传递关系,不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关系判断构成的知识。表示关系者项范围,叫作量项,“有的”“某些”叫作量项AD说法错误;关系的承担者,叫作关系者项,“被告”“原告”是关系者项B正确;表示关系者之间的关系的,叫作关系项,“反控”叫作关系项,C说法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0:42 , Processed in 3.23274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