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标】
要点必背
| 核 心 素 养
| 1.理解判断的含义。
2.把握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
3.理解判断与实践的关系。
4.理解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5.明确判断的基本种类。
|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判断的含义、逻辑特征、分类。
2.公共参与:根据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自觉进行性质判断。
| 【框架体系】
【知识梳理】
议题一:判断及其特征
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2)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
议题二:判断表达与类型
3.判断的表达——语句:判断是语句的,语句是判断的。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4.判断的分类: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1)简单判断: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简单判断包括和关系判断。
(2)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复合判断包括、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全面理解判断】
特征
| 分类
| 举例
| 总结
| 基本特征之一: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
| 所谓肯定判断,就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 ①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
②水结成冰是一种物理反应
| 判断的第一个特征便是指它必须要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即作肯定判断)或否定(即作否定判断)。也就是说,判断与肯定或否定这种形式无关,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所断定。否则,就不称其为判断
| | 所谓否定判断,就是断定思维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否定思维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 ①《金瓶梅》不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列
②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没有她以往的婉约风格
| | 基本特征之二:任何判断都有真假之分
| 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
| ①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即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②《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 判断的第二个特征便是指任何判断都有真假之分,这是根据判断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存在、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来区分的。但不管是真是假,都是对思维对象作出的一种断定,因而都是判断
| | 错误反映客观存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 ①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反切
②开封被称为“六朝古都”
| | 【议题探究】
1.指出下列判断的真假情况。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原子是不可分的。
2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发的美国作家扎卡里•卡拉贝尔的文章指出,用“冷战”概念描述美中关系属于“滥用历史”,暴露了美国一些政客对美中关系现状的深度误解。文章强调,美中关系“是在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文章还指出,尽管受关税措施和疫情影响,美中双边贸易额2020年仍将达到较高水平。
结合材料,说明扎卡里•卡拉贝尔作出“用‘冷战’概念描述美中关系属于‘滥用历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并说明判断有哪些基本特征。
【课堂评估】
1.“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这类包含多个判断的判断是复合判断,复合判断包括( )
①性质判断 ②联言判断 ③选言判断 ④假言判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那么这个断定就有真假之分,真判断和假判断的辨别方式有( )
①符合实际的判断是真判断 ②不符合实际的判断是假判断
③来源于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④带有主观性的判断是假判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反映。要形成一个恰当的判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①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 ②要运用内涵明确、外延确定的概念构成判断
③恰当搭配和使用概念的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 ④全称判断不得用作特称判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他是中学校长”“张华认识刘锋”,这类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简单判断包括( )
①性质判断 ②肯定判断 ③关系判断 ④否定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下列语句中,不能够准确表达判断的是( )
A.苏轼是伟大的诗人 B.飞机
C.天空格外蓝,白云格外白 D.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
6.以下不属于判断的是( )
A.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效卓然 B.台风巴威造成重大损失
C.为什么老百姓日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D.房地产商应流着道德的血液
7.“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这个判断( )
A.是正确的,全面地反映了概念的外延 B.是错误的,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C.是错误的,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D.是错误的,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8.公安部部署的“昆仑2020”专项行动,既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又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和社会安全稳定工作。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下列判断与其属于同一类的是( )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②张伯礼等人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③明天我或者去打球,或者写作业 ④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千米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并顺利传回地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简单判断是( )①“天问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器吗? ②“天问一号”距地球约120万千米。③“天问一号”是光学导航敏感器的载体。④“天问一号”是运动的,且具有成像功能。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判断是我们对事物进行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揭示了某一思维对象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据此分析, 下面语句是判断的是( )①钟南山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吗? ②钟南山院士是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③钟南山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④难道钟南山院士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1.复合判断是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具体包括( )
A.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假言判断 B.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简单判断
C.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D.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直言判断
12.从断定的方式来看,下面与“中国是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一致的是( )①小李不是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 ②小明是一位不爱学习的学生③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④爱国不是一个用来喊的口号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下列四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表达正确的是( )
A.这是新学生宿舍 B.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
C.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 D.所有的马都是白马
14.古时候,有个送信的人赶着一匹马奔跑。有人问他:“如此急事,何不乘马?”他说:“六条腿比四条腿跑的快些!”这说明( )
A.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断 B.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C.判断有真判断,也有假判断 D.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参考答案
【议题探究】
1.答案:(1)是真判断,正确地反映了货币的本质。(2)是假判断,没有正确反映原子的实际情情况。解析:(1)本题考查判断的基本特征。判断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或肯定,或否定;二是判断有真假之分。第(1)句正确地反映了货币具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性,所以它是真判断;(2)没有正确地反映原子的实际情况,所以它是假判断。
2.答案:依据: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扎卡里•卡拉贝尔结合 中美关系发展的社会实践,作出了这一判断,符合当今中美关系的 社会实际,是一种正确的判断。
基本特征:其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其二,判断有真假之分。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判断的基本特征。 解答第一小问,要明确只有来源于人们的实践的判断,才能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才是真判断、正确的判断。回答第 二小问,掌握教材中关于判断基本特征的知识即可作答。
【课堂评估】
1.答案:D
解析: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性质判断属于简单判断。故选D。
2.答案:A
解析: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是假判断,①②表述正确。③④表述错误。故选A。
3.答案:A
解析:④错误,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特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因此,全称判断可以用作特称判断。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故选B。
5.答案:B
解析:注意本题关键词“不能够”准确表达判断的。B项只是个名词,不能够表达判断。
6.答案:C
解析: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C项没有体现判断这一特征。
7.答案:D
解析: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把“棉花、黄麻”与“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划分,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8.答案:A
解析: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分析题干材料“‘昆仑2020’专项行动,既打 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又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和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可以看出其是复合判断。①③属于复合判断,符合题 意。②④属于简单判断,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该题要求依据材料选择正确的简单判断。①没有 断定,不是判断,排除;④是复合判断,排除。②③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判断必须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并有真假之分,这是判断的基本特征。①②没有断定,不是判断。③④符合判断 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属于判断,入选。
11.答案:C
解析: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可以划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三种类型,故选C。
12.答案:C
解析:断定方式有两种,即肯定与否定。“中国是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是一种肯定式断定,②③与其一致,当选。①④ 是一种否定式断定,不符合题意。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与语句的知识。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不能表达判断,同时,与实际不相符的、有歧义的语句也不能表达判断。A正确;B语句表达不当,“呼吸”搭配“空气”正确,但搭配“阳光”和“海水”错误;C“吸烟”和“患肺癌”不是必然关系,这个判断对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断定不准确;D中“所有的马”和“白马”之间的搭配不当。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真假的知识。题干中的判断是假判断,不符合客观实际。A说明判断存在的必要性,不符合题意;B说明判断的含义,不符合题意;C正确;D说明判断的来源,不符合题意。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作用的知识。A说明的是判断对于人们表达思想的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B夸大了判断的作用,C否定了判断的作用,说法错误;D说明了判断与人们做事之间的关系,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