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学案)-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必修四同步备课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_________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_________相适应、与_________相协调。
2.实现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_____进行补充、_____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_________。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________、爱好和平、_________、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
(1)地位: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_________,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_____,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_________。
3.作用:
(1)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_________。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_________,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_________,是中华民族永远的_________。
4.丰富和发展:
(1)原因:民族精神作为_________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_________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体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________民族精神。
(3)措施: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____________________。要以培养担当_____________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_____引导、实践养成、_____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_____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答案】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有借鉴意义     符合时代         当代文化        现代社会     
2.内涵         拓展         文化形式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2.(1)爱国主义        相辅相成
(2)旗帜       精神支柱
3.(1)精神动力   
(2)精神特征
(3)价值追求    精神火炬
4.(1)民族文化  时代变化
(2)丰富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复兴大任     教育       制度      引导
议题一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长达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面对前人留下的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探究:(1)观察生活、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案例。
(2)与同学交流合作,就某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案例做详细解读。
【归纳·释疑】
1.全面把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1)区别:
角度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着重点
侧重改造和转化
侧重创新和发展
对象
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途径
侧重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联系: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2.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要目的:同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联系,努力解决和回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文以化人的作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典例示范】山东烟台1861创意产业园区,从外部看并无特别之处。可走进园区,立刻从都市的钢筋水泥来到了非遗的世界,制陶、木艺、剪纸、绒绣、雕刻等各种工坊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
继承传统,注重保留非遗的具体形式
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把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之中,实现非遗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选C。对于非遗的内容和具体形式都要保护,错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可见,我们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把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之中,实现非遗创新性发展,②④正确;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错误。
【素养提能】
由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 ,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传播力,再次掀起了文化类节目的新浪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了文化创新的一支轻骑兵,节目将之前《中国诗词大会》 《朗读者》《见字如面》积累的好口碑,一举推向了新高潮和新高峰,从而开创了文化节目传承创新的新局面,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标杆。
(1)说明为什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科学精神)
【答案】任何传统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符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要求,也是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关系的要求;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2)请试举一例,并简要说明该事例是如何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公共参与)
【答案】古典名著数字化,实现了阅读方式的转变;传统文化中的忠君,经过现代阐释,转化成了对国家的
议题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气节、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
探究:(1)收集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神话故事、名人的典型事迹,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与同学交流合作,讨论新时期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归纳·释疑】
1.区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侧重点
爱国主义
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团结统一
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
爱好和平
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
勤劳勇敢
强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自强不息
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2.准确理解中国人民具备的四个伟大精神:
(1)伟大创造精神,是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体现在中国产生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的伟大文艺作品、传承的伟大史诗、建设的伟大工程。
(2)伟大奋斗精神,是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体现在中国人民开发和建设的大好河山、开拓的辽阔海疆、开垦的广袤粮田、治理的大江大河、战胜的自然灾害、建设的城镇乡村、发展的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的多姿多彩生活。
(3)伟大团结精神,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体现在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相融,体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体现在各族人民并肩战斗,共同书写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壮丽史诗。
(4)伟大梦想精神,是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体现在小康的理想、大同的情怀,体现在勇于追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伟大梦想的执着精神。
3.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4.深入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与时俱进的概念,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不断适应时代的进步,从本质上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体现出时代精神,并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2)民族精神的弘扬,主要是指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已有的民族精神,包括中华民族在古代形成的传统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近代形成的革命精神。用已有的民族精神来教育、熏陶、浸润青少年乃至全体国民;孕育、培养、培植现在所未有但又是现在和未来所需的新的民族精神。
(3)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必须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一方面为优秀传统注入新的内容,古为今用;另一方面,着眼于丰富和发展,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推陈出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典例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红船精神,因为红船精神
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仍然是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
能够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不能得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选A。错误,过于夸大这一精神的作用。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红船精神,因为它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仍然是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①②符合题意。
【素养提能】
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1)分析说明五四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答案】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五四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请你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五四精神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答案】紧扣问题、知识准确、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比如:高举五四火炬,争当青年先锋;齐奋斗建时代新功,促和谐展青春风采。
【课堂小结】

b008241cb1a6ebefbe63fa95f54083fd.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9 00:51 , Processed in 0.69521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