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必修1]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各位老师好,我是xx,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第二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的说课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过渡语:首先是教材与学情分析
  • 说教学内容
  • (一)说教材
必修一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这一逻辑思路展开”,本课所讲授的第二节属于“新征程”部分,回答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人民、与世界、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以及在新时代如何实现中国梦。本节承接前一节对中国新的历史方位的判断,为后续理解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担的历史使命,做好认知和情感的铺垫。
  • (二)说学情
  • 得益于小初高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初中已对中国梦的内涵了然于心,但不能层次分明、有理有据地阐述中国梦与个人、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其次,中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批判思维能力提升,但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自主思考、不敢公开表达,常常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耐心引导才能积极活跃地参与到课堂中。
  • 基于以上分析,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素养培养目标要求,和回答“把握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
  • 二、说教学目标
  • 1.通过对比奥运梦,论证中国梦与个人梦的辩证关系,增进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
  • 2.通过代言外交梦,在批驳“中国威胁论”的同时理解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提升论证与分析问题、辩证与评价问题的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涵养爱国情怀。
  • 3.通过重温建党梦,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拥护党的领导。
  • 4.通过描绘强国梦,探究实现中国梦的国家行动,进而引导学生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的进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 过渡语:同时依据以上分析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将教学难点设置为。
  • 三、说教学重难点
  • 1.教学重点:中国梦与人民、与世界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 2.教学难点:实现伟大梦想的国家举措
  • 过渡语: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议题式教学的方法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个总议题和四个分议题。
  • 四、教学过程简介
  • (一)课程导入:创设情境。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阅读有关袁隆平的生平经历,深度了解袁隆平做禾下乘凉梦的原因,感悟一个人经历过苦难,才会更加奋勇向前,一个民族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学生感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进而导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议题一:这个梦想很中国(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
  • 以穿越时空的形式,带领学生感受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 和以苏炳添为代表的777名奥运健儿代表中国参加2020东京奥运会的场景,并让学生谈一谈假如她别穿越到这两个奥运会现场去,看到不同的情景,心情是怎样的,并就对“中国梦是镜中花是水中月”这一观点进行反驳。
  •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情景,激发学生有话能说,有话想说。其次初中已学过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高中设置思辨类任务,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梦与人民息息相关,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
  • 过渡语:接下来是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
  • 议题一:这个梦想很中国(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
  • 设计意图:结合时政热点,引入两个辛丑年的对比情景,中国人从卑躬屈膝到据理力争,中国再也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了。进而抛出问题:有外国记者炒作说“中国实力增强之后对其他国家施加影响,中国梦实质是霸权梦,是其他国家的噩梦,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模拟外交部发言人反驳中国威胁论,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剖析观点,培养理性思维和爱国情怀。
  • 议题二:这个政党很伟大---中国共产党如何担当使命
  • 播放视频《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并让学生谈一谈“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的理解。
  • 设计意图:让学生穿越到建党前的历史,从情感上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进而启发学生政史结合论证该观点,从历史事实中得出“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议题三:这个战略很科学——如何贯彻新时代的战略安排
  • 通过展示方志敏的《可爱中国》中的富强中国的壮丽愿景,并给出我们国家为实现中国梦制定的两步走战略,让学生为方志敏烈士描绘2035年现代化国家的愿景,以及国家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组内交流,派代表发言,
  • 设计意图: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需要教师总结梦想是美好的,路在脚下,我们国家还需要凝聚各方力量,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进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 议题四:这代青年很给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
  • 通过播放视频《后浪》,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国梦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达成知信行的统一。
  • 五、教学反思
  • 优点:1.教学设计以穿越时空的方式,串起奥运梦、外交梦、建党梦、强国梦,在以史为鉴,关照现实,开创未来的过程中,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 2.学生参与度高,讨论积极,有话说,敢于说。
  • 不足:1.在阐述个人梦想那里,教师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梦想,给学生一个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0:55 , Processed in 0.7062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