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名称
| 《伟大的改革开放》
|
设计思路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课以“小小的窗口、大大的世界”为主线展开。这里的“窗口”和“世界”皆是一语双关。“窗口”即代表手机的界面窗口也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之窗口。“大世界”即代表中国透过改革开放之窗所看到的大千世界,也代表通过改革开放之路所崛起的中国创造的新世界。整课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小窗口”看“大世界”(由内向外)。第二部分:“大世界”看“小窗口”(由外向内)。
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框对应的就是第一部分:“小窗口”看“大世界”。这一部分以手机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为两条主线。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伟大成就。分为三个子议题:
子议题一:“开窗口”---见证改革开放的进程
子议题二:“看世界”---感悟改革开放的意义
子议题三:“划未来”---参与改革开放的发展。
通过“窗口”的“建立—打开—扩建”为线索开展“伟大改革开放”的教学。
|
教学目标
|
政治认同:通过中国手机制造业的发展实例,学习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认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增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中国手机制造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历程,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的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使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提高科学素养。
公共参与:敢为中华有为,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自觉树立投身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
|
教学重难点
|
|
教法与学法
|
教法:
议题式教学、采取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学法:
学法与教法相辅相成。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
教学过程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
总议题:“小窗口”看“大世界”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活动1:
小游戏之猜谜语
小小盒子本领大,随身携带走天下,只要手中拿着它,随身可跟人通话。
活动二:实物分享
| 学生思考,
分享答案
请同学们观察实物,按照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序。
学生小组讨论,公布答案,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对手机实物的观察,让学生近距离的对比不同年代手机的差异性,在差异性中感受时代的变化与发展。
引出本课时主总议题:“小窗口”看“大世界”
|
议题一:“开窗口”--见证改革开放的进程
|
【议学情境一】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从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发,在每一个阶段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手机品牌。以小见大,间接地了解、掌握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轨迹。
【议学活动一】
① 各小组抽签决定小组探究的主题。
② 分发探究材料(见附件1、2、3)
③ 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收集材料
④ 小组讨论总结答案
【议学成果一】
|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平板),根据抽签题目小组共同完成任务。
| 选择改革开放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手机品牌,将其放置于时代背景下,通过手机品牌的兴衰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的历程,自觉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
议题二:“看世界”---感悟改革开放的意义
|
【议学情境二】
阅读议学单材料
《中国手机发展史》
【议学活动二】
结合议学单材料,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手机产业的成就(每组各选一个角度,分别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国际成就)。
【议学成果二】
| 学生研读议学单,结合自己的理解,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 通过实例自主探讨中国手机制造业发展的成就,感悟改革开放的意义。
|
子议题三:“划未来”---参与改革开放的发展
|
【议学情境三】
播放视频:
《1028天!轻舟虽晚 终回家国》
【议学活动三】
结合议题单材料
阅读《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思考对我们中国发展的启示?
【议学成果三】
| 在良好情境中,产生共情。增强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
| 通过结合当下时政热点。让学生将理论化的知识点可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使改革精神融入学生的价值观。
|
单元知识总结
(板书设计)
| 板书是课堂的浓缩,即使在信息化的今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如图所示:
|
作业的布置
| 课后阅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预习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
教学评价
| 学生课堂参与表现评价表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