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六下]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人教(部编版)

[复制链接]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发表于 2025-10-10 17: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9ace5b1579e0bae8924e9c6a5d2ef477.jpg
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04fa03d5d09f3906cbeeca638e039f6c.jpg
3.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cea6ea615fa249076231b053fa348b72.jpg

5c76851630973d1c7964a64f83aa3a83.jpg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同学们,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单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dàn)生 (qiè)而不舍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右部是,不要写成;是三点水旁;”“不要忘写倒数第二笔短撇;右上部是,不要写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考:句子中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指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拉直。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的区别和联系。)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4.默读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直觉,有求知的欲望,有不断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不断追求、锲而不舍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解开疑问,发现真理。)
四、交流探讨,见微知著。
三个事例中,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的?默读课文,找到并勾画出来。推此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
“……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2.我发现,他们都是从生活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见微知著)
五、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然后怎样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这个论点的。这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先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用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层层深入。)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质疑,追根溯源,直到解决,进而得出真理。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文章的过渡词或者过渡句谈起。
二、朗读课文,分清详略。
1.全文写了三段论据进行论证,这些论据中间是怎么衔接起来的?
(无独有偶——”“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2.朗读课文,思考在三段论据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个人都遇到了很奇怪的问题,并且都抓住问题不放,锲而不舍,追根寻底,最终发现真理。)
三、深入片段,品读课文。
1.第一个事例中的谢皮罗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终凭着对科学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得出了真理。)
2.第二个事例中的密卡尔逊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经过研究,最终魏格纳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3.第三个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转动起来,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发现他的真理的?
(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4.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叙述的。)
四、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
(开头第1自然段直接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结尾引用华罗庚教授的话: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呼应开头,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
2.学习了本篇课文,你知道议论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将自己的观点阐释清楚吗?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3.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是否知道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运用修辞手法,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

77d9a390196da6b6f076bbbdf6105daa.jp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d0b85ada3b520b6e485c81cbe43e7fe.png 日常生活 发现问题

c49a991505143a647a3a368b973fb6e3.jpg
教学时,重视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重视联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真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4 19:16 , Processed in 1.48306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