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六上] (教案与教学反思) 19. 青山不老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10 05: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很多人在为保护家园而默默地献着。
4.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画,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2.师:同学们,瞧,参天的杨柳,劲挺在山洼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的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着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并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课件出示重点词,指名读、齐读。
3.师: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用这五个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
2.感“奇迹”。
课件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找出相关句子,齐读)
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学生之间交流相关内容。(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自由读课文并进行概括。
  • 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学习第2自然段)联系课文,结合资料和图片,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出示: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学习第3自然段)交流分享:概括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4.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2.师:同学们,如今这位老人已离开了我们,再看看这一片青山,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用几句话写一写。
教学板书
19.*青山不老
了不起的奇迹                           
(对比)                
(险恶)大环境——小环境(幽雅)                    
生活艰辛——业绩不凡 
青山常绿    精神永存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够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深刻地理解老人身上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明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教师也缺乏有感情地读的引导,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11:48 , Processed in 0.6885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