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五上] 26.《忆读书》(教案二)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9 04: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忆读书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3、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位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不同的书带给作者的影响。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2、名言:(1)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好文章,犹如聆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各种乐器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在那一瞬间获得的,是自己所独有的。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忆读书》。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题目中的内容是读书,从题目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著名作家冰心的读书经历以及一些启迪人的经验之谈。
3、作者介绍: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
4、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写作此文,主要是勉励青少年朋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5、学习生字:
有味(jīn)    促(cuī)      箩(pǒ)     天(gāng)
(shà)        荡志(kòu)    消(qiǎn)   堆(qì
6、理解生词。
四、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快速读课文,看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全文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八十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五、教师小结:
概括课文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 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冰心七岁开始读书,初次接触书便是《三国演义》这样的鸿篇巨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大量的阅读积累奠定了冰心的文学基础,从而造就了这位文坛上的一代名家。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
(3)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状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三、细读赏析课文。
过渡: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作者一生的感悟。语重心长,耐人寻味,启人心智。
1、齐读课文第1段: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和多么深切的体会。
2、默读课文第2——13段,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2)、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3)、作者是怎样写读好书的?
(1)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让读者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中国古典小说,让人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了解到宋代官逼民反的历史状况,了解到爱国将领怎样抗击外来侵略。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以至于老师在的作文本上批下了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评语,给予很高的评价。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正如作者所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2)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3)在欣喜回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情况后,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四、教师小结:
读书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书能让你增长知识,能教会你怎样做人,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尊敬师长,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它还会告诉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书真的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使我们领略到无穷的乐趣。正如高尔基所说: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再借用冰心奶奶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忆读书》一文作者向读者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起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话,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缓缓流进了读者的心中,让读者终生难忘。
全文按时间顺序回忆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会,最后概括为三个方面: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
二、语言赏析。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爱书?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表情+动作)表现了对故事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2、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是性情中人,突出读书的投入。
3、“……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表现出作者对于读书的极大热情。
4、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懂得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点明读书的好处。
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围绕这几个字,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3、细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说在这段话中,作者对《水浒传》的人物描写作出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本学期的读书计划。
四、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
2、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
3、《春水·一O五》: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的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赏析:这首小诗典型地反映了冰心的哲学和思想:童心、母爱、自然,三位一体。诗中的母亲小舟大海所构成的,是宇宙中最美好也是最和谐的一幅图景。
五、教师小结:
冰心奶奶会因为她舅父没有给她讲完故事而哭泣,让我们赞叹不已。我们就缺乏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缺乏这种思考的精神,缺乏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种痴心求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认真体味的。
六、课外积累。
冰心妙语:
(1)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些读书的名人名言。
八、板书设计:                                                                    
26.忆读书
总说——读书感受;
读书经历经验——读书好(美的享受、扩充知识、培养能力、提高修养);多读书(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文学);读好书(挑选比较、真情实感)。
概括——全文内容。
————最大快乐、一生感悟。
                           
《忆读书》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完了《忆读书》一课后反思如下:
本课教学由学生自己根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提出三个问题学习课文,这一教学设计较难,学生操作起来较难。因此我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质疑的优势,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的能力,又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又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明确,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但因为本课涉及的名著较多,学生对名著的内容了解不深,因此我课前布置了搜集资料的作业,这就为学生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制定是比较准确,但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上的顺序上注意一下,应该是因为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对于文中提到的作者的读书感受,没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指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再者要将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不能忽略学生的品词析句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15:03 , Processed in 0.72601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