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四下]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案四)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7 16: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e6e2b1d4704bce462d068c32cbbe98a.jpg
教学
要求
1.会认“晋、絮”等13个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芦花、发愣”等词语。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3.找出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其作用。
4.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难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
课时
  2课时

a3b5807b60a2ff1ba731c1e4caca596b.jpg

f7dcd3b1dfee3bd64b1ee4eb0c65a6a5.jpg
1.会认“晋、絮”等13个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芦荟、发愣”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弄清文章结构。

7d30768de81718904d72bddeb0ca8a2f.jpg
配乐诗,多媒体。

71b6d3d470782dae56e3546d6a94677c.jpg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配乐诗《小英雄雨来》)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了解小英雄雨来的事迹吗?此时,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管桦一起,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小英雄雨来(节选)]
(1)理解课文题目。
①小:指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②英雄:指雨来的形象。
③雨来:文章的主人公。
(2)看到课文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1)简介作者。(出示多媒体)
  管桦(1922—2002),作家、诗人、画家。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三只火把》《葛梅》《辛俊地》等,长篇小说《将军河》,还出版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儿童诗歌选》《管桦散文选》,以及诗画散文集《生命的呐喊与爱》等。
(2)写作背景。(出示多媒体)
  课文选自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他的作品《小英雄雨来》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当时日本侵略军集中主要兵力向抗日根据地残酷扫荡,妄图消灭我军抗日力量。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篇课文就展现了雨来机智勇敢地与日本侵略军斗争的故事。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画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出示多媒体)
  晋察冀 苇絮 扭身 姥姥 吧嗒吧嗒
塞在怀里 呜哩哇啦 糠皮 枪栓
捆绑 劫难 枪毙 扒开 尸首 土炕
铅笔 胳膊 红绸子 敌人 趁机  慌忙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塞”,翘舌音“栓、枕、尸、绸、趁”。
②多音字“塞”在这里读“sāi”,它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è”,组词“堵塞”和“sài”,组词“边塞”。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膊、柜”的书写)
“膊”:左窄右宽,由“月、甫、寸”三部分组成;“月”写窄长,右部不要漏写点。
“柜”:左窄右宽,“木”作偏旁时,末捺变点;右部“巨”的笔顺是横、横折、横、竖折。
(3)词语理解。(出示多媒体)
  扫荡: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起码:最低限度的。
睁眼瞎:比喻不识字的人;文盲。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石头的)。
漩涡: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出示提纲,初步感知
1.出示预习提纲。(出示多媒体)
  (1)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出了雨来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2)文章的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有什么关系?
2.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1)课文第一部分。
①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样?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芦花村的自然环境非常美,从“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可以感受到。
②课文第一部分通过什么事说明了雨来非常聪明,游泳本领高?
通过雨来借助高超的游泳技巧,巧妙地躲避了妈妈的追打这件事,说明了雨来非常聪明,游泳本领高。
(2)课文第二部分。
从哪儿可以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用“”画出相关语句。(出示多媒体)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课文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按时间顺序写了两个情节:一是晚上雨来得知爸爸要到区上参加战斗;二是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
(4)课文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从哪里可以看出敌人的凶残?
通过描写敌人对雨来的毒打,写出了敌人的凶残,衬托出雨来的勇敢。
(5)课文第五部分。
芦花村的乡亲们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了怎样的赞叹?(出示多媒体)
  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6)课文第六部分。
雨来是怎样脱险的?(出示多媒体)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
3.学生自学课文,养成边读、边想、边标注的学习习惯。
 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学生汇报预习的情况。
2.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评价。
(1)确定重点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的部分。
(重点部分是课文第四部分,写的是雨来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绝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誓死保护李大叔)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来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的?画出相关语句。(敌人哄、骗、恐吓、毒打雨来,甚至用死来威胁他,但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
①自愿读或表演。
②学生评议。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认识了小英雄小雨来,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地了解雨来。
2.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861e9ab43e2e0cc16b9b7cb3361af256.jpg
  1.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教师先放手让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读课文。然后组织学生讲故事,故事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乐于表达。
2.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教师却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反复使用“你真棒、好极了”等评价就会使评价变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fdf878b41ed0c9d5804de676722a03ff.jpg

f7dcd3b1dfee3bd64b1ee4eb0c65a6a5.jpg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2.找出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7d30768de81718904d72bddeb0ca8a2f.jpg
多媒体。

71b6d3d470782dae56e3546d6a94677c.jpg
 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指名朗读课文第四部分。
 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弄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敌人为什么要枪毙雨来?(因为雨来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雨来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为了保护李大叔)
(3)雨来是怎样从敌人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逃脱?(枪响以前,雨来就趁敌人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雨来游泳本领高)
(4)你认为雨来是怎样的人?(爱国、有骨气的中国人)
2.在文中画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思考: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意思?雨来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勇敢机智 热爱祖国)(板书:勇敢机智 热爱祖国)
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课文的第二部分,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习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爱国的思想在他头脑中扎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
这句话第二次出现在课文的第四部分,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没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鼓舞、鞭策着雨来,使他经受住了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的信念和经受各种折磨的精神支柱。
3.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提炼成小标题。
(1)归纳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进行展示。(出示多媒体)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思考:怎样提炼小标题呢?
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小标题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提炼小标题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出示多媒体)
  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游泳)
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掩护)
第四部分:与敌人斗争(斗争)
第五部分:怀念雨来(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脱险)
4.讨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这六个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先描写还乡河景色美,写出了雨来游泳本领高,为后面雨来脱险埋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敌人的阴险狡诈,反映了雨来的坚强不屈;乡亲们对雨来的评价,表明雨来是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相互照应,也是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5.讨论景色描写的作用。
(1)课文第一部分。(出示多媒体)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这一段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景色描写既写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了雨来家乡的美,为故事的发生与发展作了铺垫。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还因为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2)课文第五部分。(出示多媒体)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一段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景色描写写出芦花村不仅白天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景色也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大家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表达了人们对雨来的惋惜与不舍。
(3)课文第六部分。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这一段景色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大家的心情。大家多么希望雨来没有死,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也在呼喊着雨来。
(4)教师小结。
文章中三段景色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课堂总结,复述课文
1.课堂总结: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并被他爱国、威武不屈的刚强性格所感动。为了更加熟悉课文,我们下面进行课文复述。
练习简要复述:雨来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儿,为什么说他是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出示多媒体)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
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部分内容。
高潮: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部分内容。
(1)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简要复述。
(2)指导重点部分的复述:回忆课文第四部分写了什么,出示第四部分的板书内容,放映相关内容的幻灯片。
(3)学生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学生评议。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861e9ab43e2e0cc16b9b7cb3361af256.jpg
  1.体会雨来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教师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融入讨论、交流中,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思考、讨论。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因此不能要求太高。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前,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对于每部分内容的把握,可采用提炼小标题的形式予以落实。对提炼小标题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学生基本概括了每部分的内容,语句通顺即可。

2b675e0c90efcfb291c8d8cf75bbd01f.jpg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
游泳本领高(游泳)
上夜校读书(读书)
掩护李大叔(掩护)
与敌人斗争(斗争)
怀念雨来(枪声)
雨来没有死(脱险)
勇敢机智 热爱祖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8:41 , Processed in 0.72805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