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回复: 0

[四下] 语文园地一 名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7 16: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园地1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或城市生活
3.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4.朗读并积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
、教学重点:
    联系,展开联想,并仿照例句写一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或城市生活
3.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教学过程
回顾单元内容,引发思考:
1.回顾单元内容
教师导入:同学们,第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谁来说一说,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课文
预设1:我们一共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和三篇课文《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出示课件2:
教师引导:这个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那我们来回忆一下第2课乡下人家》和第3课《天窗》这两篇课文,它们的关键语句分别是哪一句
出示课件3:
预设1:第二课《乡下人家》的关键语句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预设2:第三课《天窗》里,“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共出现了两次是这篇文章里关键的语句。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文章的过渡句和最后一句往往会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想法,尤其是最后一句阅读时要重点体会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是学习文章领悟作者思想的重要方法。
2.引发思考:
教师引导:在第四课中,你认为哪些语句也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呢?请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
预设1:我觉得最后一句“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这句话关键的语句,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以及春天桃花水的喜爱之情
预设2:我同意他的观点,这句话在文章的最后,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教师小结:学习这样的文章,可以先阅读全文,通过一些关键句大体把握每段的内容;再把每段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课文主要表达什么;然后再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看看结尾过渡段是否有相关语句表达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联系语境,加强运用
1出示词语,正确朗读
出示课件4:
2理解词语,想想交流
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这些词语让你联想起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1繁华的让我想起了热闹的集市。
预设2:璀璨让我联想到城市灯光五颜六色,特别艳丽、明亮。
预设3:高楼林立这个词语就像是我现在生活的环境抬头看满眼都是高楼,一座挨着一座。
预设4:车水马龙就是汽车像流水一样,很多。
预设5:灯火辉煌就是晚上的时候,到处是明亮耀眼的,像白天一样。
预设6:肥沃是形容土地的土地肥沃。
预设7:静谧是安静的意思不是一般的安静,是特别安静。
预设8:炊烟袅袅能想到傍晚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做饭,炊烟升起,农人劳作了一天回家吃饭。
预设9:依山傍水是形容某个地方有山有水,很美丽。
预设10:鸡犬相闻鸡叫声,狗叫声都能听见。
教师引导请大家自习观察这两行词语,第一行和第二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地方的呢?
预设:第一行词语是描写乡村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
教师追问: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有着很大的区别,你们能不能用两三个词语说说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不同。
同桌练习,全班交流
预设1:夜晚的时候,农村是那么静谧,而城市里依然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预设2:傍晚农人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扛着锄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远看见炊烟袅袅;而城市车水马龙人们急匆匆赶在回家的路上。
教师小结:不同的词语,表现出不同情景我们读者学会想象、建立画面感就会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3.读句子、写句子
(1)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出示课件5:
教师引导:这两个例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这两个句子都是先写了一些景物,然后描述了这些景物的整体印象。
教师小结;这两句在表达上最重要的特点是分项列举总说,每句话的最后都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我们日常的习作中也可以借鉴这种表达方法。
(2)选择图画,进行表达
出示课件6:
教师引导:请大家从这三幅画中选择一幅画进行描写
特别提示:要注意观察的顺序: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
(3)学生,教师巡视点拨。
(4)展示交流
预设1:湛蓝的天空下,雪峰插云,碧绿的草地辽阔无边,一群群马儿、羊儿自由自在地吃草,一副多么和谐自然的草原风景!
预设2: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山间淙淙流淌。溪边,绿草如茵树木郁郁葱葱。远,山峰高低错落,白云悠悠。两只黄鹂飞过,欢快的歌声山间回响,好一副清新秀丽的山水画!
预设3: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宽阔的操场上同学们尽情奔跑嬉戏,远处的教学楼高大壮观,明亮的教室里传来朗朗书声,这就是为我们播种梦想的美丽校园。
三、小结
教师小结:这一节课通过“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找到关键语句,也能通过关键语句,展开联想,更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学会了一种分享列举的方法,为我们后来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朗读并积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
教学过程
回忆作者揭题
教师导入: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一篇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谁还记得这篇文章讲了谁的故事呢?
预设:毛泽东。
教师提问:能说一说你对毛泽东的了解吗?
预设1: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
预设2:毛泽东带领大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预设3:毛泽东是伟大的人。
教师揭题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毛泽东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出示课件7:
疏通词义,感受梅花品格
  1、自由读,读正确
2、指名读,检查字音
3、再读思考:作者在赞美梅花什么呢?出示课件8:
  (1)梅花什么特点值得赞美,让你喜欢它,钦佩它。
  (2)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了梅花不怕寒冷?能用哪些词来形容寒冷?
  预设:
  寒风刺骨 冰天雪地 雪 冰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大地冰封 寒风凛冽 寒气逼人
  (3)理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百丈冰:形容极度严寒。犹:尚且,还。
  尽管冰凌垂挂于悬崖,北风怒号于幽谷,但是梅花还是开放了,是那么美丽。
  (4)配乐吟诵:迎霜斗雪,白雪使她更艳,寒风让她更挺,冰天雪地中只有那一点红色,它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俏丽动人,那就是梅花。引读上阕--
教师引导:现在,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主交流,感受梅花品格。
  (5)指导背诵上阕
  4、学习下阙
  (1)梅花还有什么特点值得诗人赞美呢?
  预设: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教师追问:“争春”是什么意思?  春天到了,百花怎样?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用什么词来表达?
  预设:
  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 姹紫嫣红 花枝招展
  繁花似锦 花团锦簇 百花怒放 (齐读)
  (2)当其他花争奇斗艳时,梅花怎么样?
  预设: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教师追问:梅花在哪儿笑?怎样笑?笑什么?
  (3)再读下阙,想象画面。
  (4)介绍毛主席写词背景,再读诗词,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说说下面句子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梅花不畏严寒、斗霜傲雪的品格---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昂首挺立)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义务作报春的使者,无私奉献,以此为乐)
作业设计:
背诵并背写《卜算子·咏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8:38 , Processed in 0.76981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