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6

[四上] 语文园地 教学反思2

[复制链接]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发表于 2025-10-7 10: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首诗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3.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句子“对比”的写法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掌握这种写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看起来内容板块不多,只有三部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但是实质上需要掌握的东西并不少,甚至说容量相当大。“交流平台”是对于本组课文内容的复习,从课文片段中学会观察;“语句段运用”着重于词语的恰当应用;“日积月累”是谚语的积累——关于秋天的民谚。
1.教学效果(思效)。
    语文园地是提供给学生语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教学平台。语文园地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既发端于整组教材,又对教材做了相应的拓展延伸;既沟通了课内外学习,又架起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桥梁。
学生通过园地的学习,对于本组课文的内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蟋蟀的住宅》《爬山虎的脚》两篇课文片段中学会细致观察、学会连续观察、学会多角度观察。
关于“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学生非常感兴趣,这道题目并不难,但是考察的是学生的生活常识,因为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对于“猪圈”“马厩”这些东西是相当陌生的。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特点。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创设“过关游戏”等情境,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点链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领略知识的要点,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不足之处: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可以适当拓宽一些,让学生能够涉猎更多的知识和领域。
关于秋天的谚语,熟读成诵,简单了解,但是在运用方面会有一定难度。  
2.教学收获(思得)。
   1)学会观察。在课文学习的时候,学生虽然对于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彻,经过学习园地的学习,学生对于“观察”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细致观察,连续观察,而且要充分利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心想,这不仅对于学生的生活是个指导,对于学生写作也有很大作用。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时注意不将学生局限于课本之内,而是把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比如“逐渐”“最多”这样的词语看着简单,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在哪个环节,都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遇到问题老师不要急于向学生解答,而是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充分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不足之处(思失)。
本学习园地看着内容很少,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并不轻松,所以教学过程显着有点匆忙,学生掌握得不深不透。尤其是“语句段运用”部分,学生有点一知半解的感觉。
4.改进措施(思改)。
如何让学生把感兴趣的事物写得有趣,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地方 。日积月累环节,老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只需要学生美美地读,静静地悟,在朗朗的读书中就可以完成语言的积累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0: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是一个单元总结和提升。本单元共安排了三个版块的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第一板块“交流平台”意在通过交流发现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概括能力。第二板块“词句段运用”安排两项内容。第一项是成语,意在感受词性的不同;第二项是句子的不同说法,表达的意思相同,情感却不尽相同。第三板块是“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别董大》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培养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 教学效果
依据学生的积累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预设的环节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聚焦第一板块:交流平台。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本单元的话题是什么?最后归纳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创设情境展开交流,其他学生静心聆听,感受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自由标画重点词句,并抄写一遍加深印象。抽选几篇课文,引导学生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来理解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
  • 聚焦第二板块:词句段运用。
    此环节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完成第一部分内容。首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先读准字音,同桌检查。接着出示要求: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借助相关的材料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归纳总结,这些词语都含有正义感、表达赞扬、称赞,表示支持等等,属于褒义词。试着创设情境说一段话或一句话,运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在历练中感受词语的情感。第二步完成第二部分内容。自由读要求,同桌交流训练点是什么?按照要求放声朗读,体会两组句子语气上的不同。学生大声朗读,师巡视,抽查学生理解的情况,及时地引导。最后归纳总结:句子的说法不同,但是意思完全相同,但是表达语气也不同。这就是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再次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培养语感。接下来,仿造例句自由撰写句子。学生创作时教师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动向,纠正错误,发现优秀的在全班内展示。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不同的表达方法有时意思一样,但是表达的语气不同,效果不同,感染力也不一样。
  • 聚焦第三板块:日积月累。
    本次选入的是《别董大》。此版块运用读、背、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鼓励孩子们快速记忆背诵积累丰富的语感材料,我采取男女生比赛背诵和免作业的激励措施——即前十名可以获得免作业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涨,不到10分钟,只剩下三两个学生还在努力背诵。接着默写,全对的当然还可以获得免作业的权力。
  • 成功之处
课堂上呈现了比较活跃的学习氛围,背诵也非常快,有效地培养了语感。
  • 不足之处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有难度的,训练还不够扎实。
  • 教改措施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这堂课,我会多选择几篇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0: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是一个单元的总结和归纳。 此次的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第一个板块“交流平台”主要呈现的是给文章批注的方法、做批注的好处和作用,意在引导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和能力;第二板块“识字加油站”,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导识字,为大量阅读作好铺垫;第三板块“词句段运用”意在积累丰富的口语交流材料和用准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描述词语的意思、内涵和场景。第四板块是“日积月累”,目的是拓展八字成语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提升语文素养。
    一、教学效果
    根据单元内容安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思维能力预设的教学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聚焦第一板块:交流平台。
首先引导学生先观察共有几个自然段。自由默读看一看有哪些收获。通过自学初步了解给出的内容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同桌相互交流,班内展示收获所得,以期将来在写作中能得心应手。最后,再把具体的方法抄写一遍加深印象的同时夯实基础。
2、聚焦第二板块:识字加油站。
文本中呈现了八个词语和八幅画面,都是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餐桌上的食材,通过熟悉的画面来认识生字,这是新课表的创新做法。首先遵循编者的意图认识八幅图画都有什么,你最喜欢吃什么?接着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认一认,看能否一一对号入座。这个环节读准字音是有难度的,所以给足时间,并创设小组合作检查的学习方式,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把字音读准,落实好识字目标。最后让学生谈一谈,你还知道哪些食材?板书到黑板上,要教给其他学生怎么读,并抄记在课本上。
  • 聚焦第三板块:词句段运用。
第一步先解决第一部分内容:首先自由观察词语的特点,接着小组合作,展开讨论,结合手头资料去体会每组词语的内涵。最后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展示词语的内涵。第二步解决第二部分内容:先观察发现六个词语的共性,再读一读,看一看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描写来展示词语的内涵的。最后仿造例句选择喜欢的词语写一写。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写起来稍有一定的难度,巡视中及时地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共同商量。在写完之后班内展示,评选出优秀的小作家,进一步激励孩子们学会表达,享受准确具体地用动作表达带来的幸福和收获!
4、聚焦第四板块:日积月累。
此版块主要运用多次朗读记忆的方式来自读自悟,最后用默写的形式来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优点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做训练,实实在在搞积累,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 不足之处
    课堂上优秀生能吃饱,但是中下等的学生反应迟缓。
  • 教改措施
    我如果有机会重新上这堂课,一定会提前布置学生提前查阅或积累做到心中有数,力争均衡发展。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0: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第二组的课文是围绕着“学贵有疑”专题进行编排的。学生学习了本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于观察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文章,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语文园地二》的学习。“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语文活动内容和本组的主题紧密贴合,各种语文活动有机整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教学效果(思效)。
   “交流平台”部分,让学生懂得读书的诀窍就在于“学贵有疑”。学生对于“边读边思考”有自己的见解,知道读书要学会积极提出问题,懂得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同时深入读书可以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深入。
“识字加油站”在本册教材中首次出现,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训练的“辨析形近字”,对于这部分生字,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偏旁部首进行辨析,在懂得字词意思的基础上就可以自主组词运用。不足之处在于这个环节的学习过于狭隘,其实除了这三组字词以外,教师应该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够结合这道题目的学习涉猎更多相关知识。
“词句段运用”根据教材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有效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身心愉悦,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学会了带有数字的俗语的运用,认识了设问句
“日积月累”有些难度。若说有遗憾的话,这部分的学习不很理想。
2.教学收获(思得)。
  教师在这次园地学习中很好地体现教材的编排思路,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各个环节的教学均注重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在观察交流、搜集整理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学生从这节课中获益颇多。
   1)懂得了“学贵有疑”并开始在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生对于带有数字的“另类成语”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因为平时只是随口说,并没有真正琢磨过这些词语的妙处。这一次的训练,学生不仅懂得了这些词的意思,重要的是学会了运用。通过实践,学生发现了这些词语的运用让自己的语言包括作文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3)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开始读起来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学生在许多次的诵读中当堂背会了。
3.不足之处(思失)。
单纯地把“交流平台”当成了“温故而知新”的复习环节,在这部分的学习中,也留给学生时间去“回忆”课文,也给学生同桌交流的时间,但是缺少教师的指导。教师单纯地感觉学生能从中了解质疑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以后要学会质疑……其实这远远不够,学生对于“质疑”认识比较肤浅,根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贵有疑”的重要意义。
4.改进措施(思改)。
以后遇到这种“日积月累”的语句,要改变教学方式,不能停留在“读”的浅层次上。以后可能会逐步进入到小古文的学习,所以在遇到本次园地中“日积月累”中的句子,不能够仅仅“熟读成诵”即可,还是要有最基本的含义的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也为应用打好基础。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0: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是一个单元内容的总结和训练重点的提升。本单元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第一板块“交流平台”安排的是有关复述的资料,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复述的方法,培养概括能力。第二板块的“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有关形声字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第三板块“词句段运用”安排的第一项是平时易读错和写错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夯实基础;第二项是比较不同句子的练习,意在体会句子含义发展思维的同时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第四板块“书写提示”安排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第五板块的“日积月累”安排有关人物形象的成语,意在丰富词汇,培养语感。
  • 教学效果
    依据本单元安排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预设的教学环节取得的效果比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 聚焦第一板块:交流平台。
    首先引导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发现本次的话题是什么,然后针对归纳的话题“复述课文”   展开交流,讨论:一共给出了几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你有哪些收获?在学生谈时要谈到要点,复述的方法即多读、按顺序、抓住关键词句等。在掌握了方法后从课文中找三篇课文练习复述,注意用本单元提示的方法。最后,依据学生复述的情况评选出优秀的小选手发表扬信,以资鼓励。
  • 聚焦第二板块:识字加油站。
    出示中国六种造字的方法: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简单介绍相关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接着让学生观察文本给出的内容,发现是哪种造字法,想一想这种造字法会给你带来哪些便利?在引导学会分析有关信息、培养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再次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最后让学生多读几遍,抄写一遍,再补充四组类似的形声字,达到拓展的效果,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 聚焦第三板块:词句段运用。
    第一部分重视读和写来加深对词汇的积累。自由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读、班内展示。自己曾经错过的词语用三角符号标注,多读几遍,多写几遍,夯实基础。在把文本中的词语复习到位之后再补充自己还会有哪些易错词,写在旁白处,将识字写字的双基练习落到实处。第二部分是辨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仍然是先自由读,培养语感,在熟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感受三组中第一句的写法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会更生动、具体、感人。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相关的句子,为积累丰富的语言做最扎实的训练。
  • 聚焦第四板块:书写提示。
    自由观察书写的内容和书写提示,说一说怎样提高书写的速度。按照提示的方法学生自由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提升写字的速度,激发写字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字的情感。
  • 聚焦第五版块:日积月累。
    自由读一读,思考:这些成语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然后创设情境运用其中的成语说话。引导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汇材料,最后默写,夯实基础。
  • 成功之处
    每个版块都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动口,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 不足之处
    学生比较句子环节给的时间仓促,练字环节也是蜻蜓点水。
  • 教改措施
    如果重新设计,我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指导写字环节多用些时间,保证练习的时效性!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新教材除了课文的更新,语文园地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就本学习园地内容而言,“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其中,每个园地保留的项目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而“书写提示”“识字加油站”相机出现,由此看来,每个单元学习完之后的交流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园地的教学除了要延续课文学习的内容知识,更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回忆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说值得商榷的地方可能会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简单总结。
1.教学效果(思效)。
就“交流平台”来说,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以及对于相关课文知识的运用和积累。这部分的学习,教师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累运用。学生在读、说、交流中发现写景文章主要的在于想象画面,通过看、听、闻、想,将语言文字具体化,在脑中形成画面感。这部分的学习等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系统的“复习”,通过这个环节的交流,学生对于本组课文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了。
“书写提示”是新增的练习项目,字体范例内容是《观潮》中的语段,最主要的是旁边的提示,对于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书写态度都有明确要求,让学生对于写字要求更加明确。
在“日积月累”的处理上,教师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2.教学收获(思得)。
   1)通过交流平台,学生对于本组课文的重点有了进一步的把握,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尤其是在“词句段运用”部分,学生不仅透过这些词语与句段对于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用“风”“烟花”“雷雨”“小狗”说几句话,并且按照要求用上“霎时”“顿时”“忽然”,这其实是对于词语的辨析和运用;而“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则是对于语言组织方面的规范。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于如何丰富语言、如何条理性表达有了更深的认识。
3.不足之处(思失)。
虽然我感觉在这次的语文园地学习中,就是复习、积累和运用,应该是没有什么难度,但是依然有些许遗憾:尤其是“语句段运用”部分,这些词语学生能够理解,但是在运用方面过于狭隘了,很明显学生缺少“生活”。在平时教学中应该以生活为主线,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语文园地教学的源泉。
现在来说,学生虽然不缺少“生活”,但是的的确确缺少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发现”。
4.改进措施(思改)。
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的。因为这也是每个园地学习遇到的共性问题,让语文走向生活,并且与生活有机结合,这样的机会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去创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4 19:28 , Processed in 0.89264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