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1

[四上] 23.梅兰芳蓄须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7 03: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蓄、纠、缠”等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梅兰芳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梅兰芳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梅兰芳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生:梅兰芳)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梅兰芳,去认识这位京剧大师,聆听他身上的故事。
二、资料简介
梅兰芳(18941961),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
明确: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表演京剧。
1)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2)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卖房,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4)梅兰芳自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品味探究
1.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悟深刻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反馈,自主思考。
1)为什么梅兰芳不登台演出,而是关紧门窗,拉上窗帘,在寓所细声吟唱
2)为什么梅兰芳要蓄须
3)为什么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不接受戏园子老板开出的优厚的条件
4)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体现在哪里?
3.研读重点,深入感悟。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1)指名学生朗读2-7自然段。
2找出文中体现梅兰芳民族气节的句子。
3)多媒体展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句子一: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体现了艺术对梅兰芳的重要性,在民族气节和自己的生活和生命面前,梅兰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民族气节。)
句子二: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用尽了可见梅兰芳是一而再,再而三地。)
句子三: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宁可……也不……表现了梅兰芳拒绝登台演出的决心。)
  • 教师总结梅兰芳“民族气节”的具体体现:①避港拒演;②蓄须拒演;③卖房拒演;④自伤身体拒演。
、体验与反思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说说各自心中的梅兰芳
2.补充阅读链接,加深对梅兰芳的认识。
1)读爱国名言,理解其包含的深意。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来源。——周恩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03: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23*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梅兰芳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梅兰芳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梅兰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引出课题并板书。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
 (2)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3.根据学生的反馈,老师加以总结
1)课文写了梅兰芳四次据演,分别是:①避港拒演;②蓄须拒演;③卖房拒演;④自伤身体拒演。
2)梅兰芳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京剧大师。   
、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1.研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圈点勾画出体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词语或句子。   
2.汇报交流:  
1)学生研读之后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在汇报梅兰芳避港拒演中的表现时,请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会去读。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①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
②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 教师提问: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
  • 引导学生体会“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3.学习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1)图文结合,深入理解。  
   教师出示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②师补充资料:京剧里旦角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蓄须之后梅兰芳就不能登台了    
2)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理解体会。  
4.学习梅兰芳在卖房拒演中爱国情怀的表现。      
1)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理解内容。
2)这一段是怎样体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
    通过对比的手法,不演戏——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过得拮据。演戏——生活立马优越起来。但是梅兰芳拒绝了优厚的条件,宁愿卖房度日。可见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族气节。
3)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出示句子: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宁可……也决不”突出了梅兰芳意志的坚定,至死不渝。
       仿写:宁可……也决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梅兰芳在自伤身体中爱国情怀的表现。 
 (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默读5-7自然段,找到重点词语“斩钉截铁”“办法”进行理解。  
   教师抓住“办法”提出:他的办法指的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指导朗读(读出人物的斩钉截铁)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  
6.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师激情导语:是啊,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梦想,他的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让人敬佩。  
 (1)学生齐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讲解,学生体会。  
、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文。学生汇报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升华,激情总结。  
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11:04 , Processed in 0.75886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