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二上] (教案2)树之歌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4 16: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识字2  树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熟字换偏旁:场——杨洞——桐娃——
比较法:壮-装,字下面加上,就是
(3)组词记生字。指名学生读生字,组成词,来理解字义。
小结:这节课学习的生字中,大多数都是木字旁。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木字旁,表义,表示出类别,声旁大部分都起表音作用。
三、再读儿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
2.想一想下列问题。
(1)儿歌中提到了哪些树木?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这些树木都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儿歌有什么特点。
3.分组读儿歌,比赛读儿歌。
4.全班齐读儿歌。
5.儿歌中提到树木,分别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树木图,指名说出树名。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二、学习儿歌,理解意思
1.学生自己读儿歌。
2.指名每人读一句,并说一说这一句讲的是什么。
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句话说出了杨树长得高的特点,榕树树冠大、树干分枝多、很粗壮的特点。还讲了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的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边指图边总结这几种树的特点。
杨树——长得高,笔直。
榕树——长得壮,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梧桐树——叶子呈掌状分裂。
枫树——秋天叶子是红色的。
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木棉——喜欢暖和的气候,生长在南方。
桦树——产于东北,耐寒。树皮是白色。
银杏、水杉——古老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金桂——花朵金黄,香飘十里。
  • 指名读儿歌,分组读,指名读。
  • 看图,说说图中的是哪一种树。(出示课件或卡片)
三、学习朗读儿歌
1.学生自读儿歌,体会这首儿歌的特点。
儿歌的第一、二、四、五、六、八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这首儿歌是用ang来押韵的。这是儿歌的一般特点,一般是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再读这首儿歌,你们还有什么感觉?(节奏感)
3.指导朗读。
我们读儿歌时,就要读出它的节奏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儿歌所讲的意思,读出它的节奏感,就必须注意每一行之间的准确停顿。你们自己体会一下,除了句逗停顿外,每一行词语间还应怎样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4.汇报、评议。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说出理由,你愿意为大家读吗?
5.齐读儿歌。
6.分男女生读,女生读一行,男生读一行。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会写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说字的笔画和笔顺)
2.教师范写难字,学生书写。
杨:右边由三笔组成,起笔为横折折折钩
枫:笔顺是“”,第六画是横折钩。
壮:右边的的第二横短一些,不要写成
  • 学生在书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并了解了一些树,还会写了一些生字。那么,你们最喜欢哪种树?课后,你们可以去收集一些树叶,然后制作一个树叶标本,或是画一画你喜欢的树,并把它的特点写下来,做成一个小画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8:38 , Processed in 1.51918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