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设计说明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 .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 .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 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四)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 同桌互读。 3. 指名接段读文。 4. 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 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五)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仔细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 2. 班内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第二课时
一、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 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 展示并朗读班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 3.再读课文。
|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受、交流、分享家庭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出课题自然流畅。
从指导读课文题目,到教师范读,图文并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读、品活动,同时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学生读中感悟,并有机的将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利于学生理解。
采用本班学生的一位母亲给孩子写的一封信来感染学生,将母爱的博大进一步升华。对体会中心很有帮助。
|
二、写字 1. 出示生字认读。 2. 在具体环境中认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超市标签、公益广告……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 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 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 |
四、课后延展
1. 推荐短文 2.在小本本上积累。
| 培养学生从小积累运用的能力,并通过对课外短文的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