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2

[一上] 识字7大小多少教学反思1

[复制链接]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发表于 2025-10-3 16: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
《大小多少》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由四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儿歌,有四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教学重点为认识等12个生字和反犬旁和鸟字边个偏旁;会写”“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一个笔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等量词的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本课的12个生字,采取自由朗读、师生接读、生生对读的方式,熟读课文,掌握生字。重点强调苹、杏是后鼻音,是平舌音,鸭子、杏子中的,要读轻声。在识字记忆中,充分引导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放手给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识字方法:图文对照法、偏旁归类、事物归类、反义词。本课要写的5个生字都是独体字,重点引导竖和竖钩在竖中线上的位置,学生先观察比较,在老师的范写后,再写,有针对性地指导,效果显著。
    2.朗读指导。读准数量词中的变调,先引导学生回顾《秋天》一课中的不同变调,在尝试自己读一读在数量词中不同读音,然后出示读音分类的数量词读一读,读中感受的变调规律。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同桌互读、小组赛读、拍手伴读、接读句子。引导学生在朗读每段尾音时可稍微拉长或强调,节与节之间要有停顿。
    3.理解运用。了解量词的正确使用,是本课重点。常用量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运用中理解;”“”“采取学生观察图片,直观感受词的适用对象。恰当运用图画和文字的对应关系。
    4.在指导学生背诵时,采取逐步提高难度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背诵。先出示图画和部分文:一个(  ),一个(  ),一头(  ),一只(  ),学生看图补充背诵。再提高难度,隐去文字,看图背诵。最后除掉图片,直接背诵。全班学生背诵效率显著提高。
二、成功之处
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一年级学生学情,在本课重点——量词的正确使用上,学生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理解量词,教学效果显著。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1.字词学习过程中,采取了自由朗读、师生接读、生生对读的形式,大部分学生字词掌握准确、熟练,但仍有个别学生字音不准确。学生层次不一,在课上应着重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指名读,或许会更好。
    2.学习量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教具,如:一颗黄豆,一堆黄土,一颗葡萄,一个苹果。课上学生直观感受或许比看照片效果更好些,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学生课前预习。我用火眼金睛找身边可用量词表示的实物,边指边说如:手拿花朵说:一束花。然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式我来编一编用上量词编一节儿歌。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 16: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
《大小多少》这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几种常见动物、水果的大小、多少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反义词及量词的使用,并能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
  • 教学效果:在本次一人一课活动中,我主讲的是第一课时,结合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进行了识字、识图及分类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培养他们看图说话的能力,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课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一幅农家小院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通过单个事物放大的形式,让学生仔细比较刚才自己所找的与图中出现的是否一致。这个环节让B层学生来验证,以提高他们的识图和观察能力。
二、成功之处:利用简笔画加深学习内容:在同学们对小院的情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基础了,让同学们回忆刚才自己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老师随机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事物,并板书名称。通过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提高A层学生的识字能力、加深B、C层学生对图片的认知能力。在学生对这8种事物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利用所学的教学知识如何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划分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水果。在此基础上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动物、哪些水果。简单对比,引出课文,为下节课打下基础: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我将每两种事物分成两组,引导学生观察,他们两两之间进行比较,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相机引出儿歌《大小多少》,师范读儿歌,为下一节课学文打下基础。
三、不足之处:1.本课堂在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导致巩固练习环节没能进行,不能当堂课检测A生的识字及B、C生识图情况。2.因本堂课学生上课,班内学生较多,对C层生的照顾不够,个别学生没有关注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合理安排学生的分组、分层,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帮带作用,让他们带动C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3.注重了词语的读说,在说句方面练习不够充分,应逐渐加强。4.教学内容设计上,没有注重潜能开发。在讲解了黄牛和花猫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学鸭子和小鸟,充分利用支持策略和辅助技术满足其特殊的学习需求,为他们健康发展、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四、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虚心学习,请教周围的老教师,深入课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并在平时的学习环境中,注意课程资源的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相关语文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 16: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
2.形象记忆,分类书写。
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在写字教学时,我着力做到仔细观察,分类示范指导,动手实践三结合来扎实地完成孩子们的第一次汉字书写,让他们从第一课开始写好字,并爱上写字。
不足之处:
一年级的孩子读儿歌,有拖音现象,停顿也不够准确,需进行细心指导;初次写字速度较慢,不能着急,否则会打击了孩子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4 19:18 , Processed in 0.7456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