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九上] 3乡愁 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313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378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愁 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体会《乡愁》诗的意境和感情。
2、赏析诗中递进组合的四个意象,理解诗意由乡愁到家国之思的升华。
3、与席慕蓉的同题材诗进行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诵读,体会《乡愁》诗的意境和感情。
2、赏析诗中递进组合的四个意象,理解诗意由乡愁到家国之思的升华。
学习难点:
1.赏析诗中递进组合的四个意象,理解诗意由乡愁到家国之思的升华。
2.与席慕蓉的同题材诗进行比较阅读。
一、自学
1.自查资料,了解作者余光中
2、学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3. 思考: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4、找出这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二、互教
1、导入新课
2、检查自学情况
3、自由读课文,组内成果交流后展示。
4、合作研讨:
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三、展测
a、检测训练
1.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3、课堂练习
阅读舒兰(台湾)的《乡色酒》,完成题目。
三十年前 三十年后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我正年少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圆 你满
人也圆 乡愁也满
1).对诗中”“所指的对象及其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故乡,指远离家乡的游子,诗中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B指亲人,指远离家乡的人,诗中抒写的是亲人与之间的思念。
C指情人,指情人的另一方,诗中抒写的是情人之间的互相思念。
D指月亮,指远离家乡的游子,诗中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2).对这首诗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上下两节运用了对比艺术,将景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的主题。
B.全诗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C.诗中运用第二人称写法,使诗歌带有对话色彩,如同诗人在对着对方倾诉感情。
D.诗的句式长短交错,上下两节结构齐整,重章叠唱,在反复中使诗的主题得到升华。
b、课文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教学反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6:18 , Processed in 1.98450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