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九上] 2 我爱这土地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我爱这土地

1704ee062223619d35d5ddca3f2cfc2b.png

0b1fd85037b1eb3eddf98d15a63786b2.png
课题
我爱这土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重点)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难点)
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重点)

3a0ee3770d8a89c81302d0d339a913ea.png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诗人。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光的赞歌》等。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愤然写下了这首诗
读准字音
嘶哑(sī yǎ      温柔(wēn róu)
激怒(jī nù      腐烂(fǔ làn)
辨清字形

a917f0d71f749f5f5f2ca5207debe7a6.png
理解词语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滚。
激怒:发怒,受刺激而发怒。
温柔:温和柔顺。
腐烂:指物质由于长期经受风雨或细菌的侵害而败坏。

618ba2a7796a399e9de8a110014fdae0.png

413ffc2a2d5fa21e7374aae245bcc010.png
新课导入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读诗使人聪慧。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经历一次神奇而激动人心的诗歌之旅。这一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先来感受一下现代诗歌的魅力。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并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
2.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
3.指名朗读诗歌。
4.学生齐读诗歌。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诗歌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或: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 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品味亮点词语
1.“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诚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3.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
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自不必谈,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字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感悟精彩句子】
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 理解“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3. 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分析主体形象】
本诗的抒情色彩浓烈,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又达到何种抒情效果?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所依。
【把握文章主旨】
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所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之情。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怆而深沉的。
3.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诗歌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a08e52203fcd5943a8e5b20b1f38a87.png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写实和象征交织
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
2.强烈的抒情色彩
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笔书写抗战现实,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仿写诗歌——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示例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的歌唱: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示例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的歌唱: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衰老了,但是要知道夕阳照样无限美丽。
为什么我总面带微笑?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教学板书

5ff0b4cfea0ad84c18d2e237bc7a63d3.png

f44f25bf37a55757f0a5052077ce9d72.png

2b10a7969116fc42c75606cef8c7d63a.png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81d5abf09a57affb23480ac251dd6b25.png
教学反思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把握课文的大意并不会很难,《我爱这土地》也明白易懂。因此,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用去读、去品味、去联想和想象诗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诗歌中所深含的情感及意义,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及审美情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3:39 , Processed in 2.74090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