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九上]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名师教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 谈创造性思维

97d163fd563230183ee08dda8c826154.png
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着于你的感悟用善于感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你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

a988eaafbc473867ea227b5f5131bb8e.png
1.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
2.认真赏析本文语言体会设问的作用
3.理解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并领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05bc412cf8dc60cf09348d631cb5ae7a.png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解释词义
(jí)取:吸取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dì)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zī)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qiè)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雕刻
不言而喻(yù):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明白
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2.了解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2)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观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交流点拨】本文主要论述了“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2.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是怎样的?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交流点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首先找出本文中两个过渡段
过渡段一第四段:“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过渡段二第九段:“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的结构划分为:第一层为1-3段第二层为4-12段第三层为第13段
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论点: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特点:由一道有趣的图形选择题引出论点十分巧妙自然
(二)深层探究
速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文章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头作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由此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部都正确”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
【交流点拨】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具备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四点
举例有两处: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发明游戏机
3.结合课文谈谈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关键在哪里
【交流点拨】①保持好奇心②探求新思路③发展小灵感
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①例证法:谷登堡的事例(第7自然段);罗兰·布歇内尔的事例(第8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②引证法: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
5.产生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
【交流点拨】要素:①学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并能灵活运用②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为论述这一道理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6.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交流点拨】①“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②“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四、板书设计

cda86c4572e27a8bfe8a648f10f4d694.png
五、拓展延伸
作者认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并且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探求新思路运用知识;还要锲而不舍地发展灵感做到这些每个人都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你对这段话中的哪一个观点最感兴趣?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吗?
【交流】生甲:我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个观点比较认同生活中有许多普通人甚至是残疾人他们就有不同凡响的创造力如南京盲童学校的学生肖毅刻苦练习写诗终于出版了诗集《我听见花开的声音》张海迪、史铁生都是截瘫病人他们长期坐在轮椅上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创造力都成为著名作家他们正是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而成功的
生乙:我认为“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这个观点很正确它极客观地阐述了拥有创造力的必备要素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如达尔文从小关心小动物对生物世界始终充满好奇后来又远洋考察不断积累知识最后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还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凭借对水稻的好奇心和不断地实践积累成功地改良水稻品种的
生丙:我觉得“还要锲而不舍地发展灵感”是能否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身边其实也有不少知识丰富的人他们也懂得如何运用知识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因为非凡的灵感并不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但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就能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比如鲁班发明锯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所闪现的灵感中得到启示的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得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时也了解到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那么这一节课就来共同讨论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①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唯一……”
②第4段段尾:“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③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还有承接、过渡的作用
(附: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作用: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二)写作特色
1.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写作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交流点拨】①提出论点逐层论述的思路;②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运用;③议论文语言特点:逻辑严密多用设问
2.四人一小组探究交流本文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交流点拨】①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②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三、板书设计

d91fbe340a4aeff79713d431d14aa2f1.png
四、拓展延伸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已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式学过本文后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它的理解
2.发明创新小故事:
鲁班发明锯子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位创造发明家叫作鲁班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工匠在这个劳动家庭里他从小就学会了多种手艺例如盖房子、造桥、制造机器等有一次鲁班要建一座宫殿他带了徒弟到山上去砍伐木料他们用斧子砍树速度很慢眼看动工的日子近了鲁班心里很着急这一天当他爬上一个险峻的山顶去找木料时手指突然被茅草割伤了鲜血直流鲁班心想茅草为什么这样厉害呢?他忘了伤口的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他发现茅草的边缘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那些小细齿在手上划一下果然又是一道伤口他想如果照着茅草的样子用铁打成边缘有细齿的铁条不就可以伐树吗?他马上回去找铁匠帮忙打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细齿的铁条他用这种铁条去伐树果然又快又省力不到几天的工夫就把木材准备好了这种有细齿的铁条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锯(jù)子的祖先鲁班就是运用他的智慧发明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工具所以人们把他当作工匠的祖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3:18 , Processed in 0.72776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