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前
预
习
| 作者简介
|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韶山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代表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等。其中著名的有《论持久战》《沁园春·长沙》等。
|
| 写作背景
|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
| 文体知识
| 词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词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代表词人为柳永、李清照等。
|
| 读准字音
|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ɡ) 分外(fèn) 妖娆(ráo)
稍逊(xùn) 风骚(sāo) 今朝(zhāo) 滔滔(tāo)
折腰(zhé) 大雕(diāo) 俱往矣(yǐ) 单于(chán yú)
成吉思汗(hán) 一代天骄(jiāo)
数风流人物(shǔ) 红装素裹(ɡuǒ)
|
| 辨清字形
|
|
| 理解词语
|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天公:指天。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娇艳美好。折腰:鞠躬,倾倒。
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文采:本指辞藻。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大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高又快,不易射中,古人常用“射雕”来比喻善射。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