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下] 22《虽有嘉肴》学案、测案、教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314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380
发表于 昨天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方式研究之 ――――
教案 · 学案 · 测案
20.《虽有佳肴
设计:杜守海 审核:何丹丹  责任校对:杜守海  批准使用:教务处  修改时间:2013年8月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0课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的特点。
学习过程: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jiá) ( yáo ) 自qiǎng )   命( yuè学半( xiào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 虽有嘉肴     即使    ② 弗食    不              ③不知其旨也 甘美         
不知其   好,妙   然后能自强  自我勉励  虽有道  达到极点           
教学相  增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教然后知不通,理解不了         
然后能自反 反省自己 然后能自  勉励         学半  
  • 其此之谓乎   大概
4、古今异义。  
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也       古义:主旨           今义:甘美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半                 古义:             今义:学习
  • 翻译下列句子。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滋味如何;即使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6(1)《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
  (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教学相
合作探究
  • 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3.开头虽有一句有什么作用?
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作铺垫。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教学相长”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反馈检测】
1.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孔子及其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2、《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的关系,说明了教学相长
   的道理。
3、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也       古义:主旨              今义:甘美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学半                 古义:                今义学习
后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方式研究之 ――――
学案 · 测案
20.《虽有佳肴
设计:杜守海 审核:何丹丹  责任校对:杜守海  批准使用:教务处  修改时间:2013年8月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0课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的特点。
学习过程: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 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 (             .(   )  
命(     )                  学半(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有嘉肴                           食                     
知其也                           不知其也               
然后能自强也                       虽有道            
      教学相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然后能自反也              
然后能自强                         学半
此之谓乎
4、古今异义。  
有佳肴               古义:               今义:
弗食,不知其也       古义:               今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 :              今义:
学半                 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
6、(1)《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
  (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合作探究
1、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3.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5、“教学相长”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堂检测】
1.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的文章选集,是一部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与《》《》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解释等的问答,记述
2、《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的关系,说明了
   的道理。
3、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               今义:
   弗食,不知其也       古义:               今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 :              今义:
  学半                 古义:               今义:
【学后反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6:18 , Processed in 0.98524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