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下] 5《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教师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315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382
发表于 昨天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教师版)
八(   )班
小组:
姓名: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总课时:2课时
分课时:第1课时
课型:合作答疑展示
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科学道理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生活,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精神。
●知识链接(3分钟)
1.题目解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自学导学(8分钟):
    给下列词语注音并释义:
萌发(méng fā):种子或孢子发芽   
次第(cì d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翩然(piān rán) :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yùn yù):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生事物。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      
衰草连天(shuāi cǎo lián tiān):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衰草:枯草。连天:形容远望山水、光焰等与天空相接。   
风雪载途(fēng xuězài tú):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周:环绕一周。复:又。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色。莺:黄鹂。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是模拟布谷鸟的叫声,赋予它这样的意义。禾,这里指插秧。   
榆叶梅: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淡红色,核果近球形,红色。可供观赏。   
纬(wěi)度;地球表面南北距离的度数。   
连翘(qiáo);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生态学:研究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交流协作(20分钟  (小组合作完成)
(提示:先找出问题所在课文的段落并填在括号里,并试着归纳出来)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 第 1-3  段)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4-5 段)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第 6~10 段)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第11-12段)
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                        的日期;
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展示激励(10分钟)
●归纳小结(4分钟)
大自然的语言究竟指的是什么?作者围绕“大自然的语言”介绍了哪些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课外拓展
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龟背潮,下雨兆……


自主学习打基础!



交流协作展才华!
展示自我显魅力!
课后小结最满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6:22 , Processed in 1.0770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