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下] 5《大自然的语言》(2)导学案第二课时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300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325
发表于 昨天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验型课堂学习方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           班级姓名学号
大自然的语言
编写者:      审核者:   
第二课时
【学习导言】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许多自然现象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今天,我们一同来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发现身边的物候现象,开阔自身的科学视野,并了解物候现象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课前学习(文段填空、辨别方法)                                  
【文段填空】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róng(    )化,草木méng(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sù sù (      )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    )迹。到处呈现一片shuāi(    )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辨别方法】
我能辨别下列文中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
  •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
  •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祇比北京早10天。(           )
  •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课内学习(预习反馈、品读课文)                                
【预习反馈】
1、同桌互相检查、批改课前学习。
2、同学批语:。
【品读课文】
赏读文本语言
(一)本文为科普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科学,我能找出几个句子加以证明:
句①:
句②:
(二)本文语言也有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特点,我能找出几个句子加以证明:
句①:
句②:
思考:朗读第1、2自然段,我能赏析这两段文字的特点。
修辞:
作用:
例谈说明方法
仔细品读6—10自然段:
    我发现这一部分较多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我来搜寻使用说明方法的语句,分析其作用:
句①:
作用:
句②:
作用:
畅谈学习感受
  • 本文是一篇具有专业知识的科普说明文,我认为本文成功之处有:
   
   
  • 我认为作者写作成功的原因有:



   课后学习(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本作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6:12 , Processed in 0.71204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